油画《三大主力会师》——

“三军过后尽开颜”(我心中的红色经典)

林 蓝 卜绍基 

2021年06月10日09: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三军过后尽开颜”(我心中的红色经典)

《三大主力会师》是画家蔡亮、张自嶷在1977年合作完成的油画,艺术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陕甘的宏大场面。画面上,三军将士紧紧相拥,喜极而泣,眼前是久别重逢的互诉,远处是军民兴高采烈的呼喊……无不传递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的喜悦。

艺术再现长征胜利时刻

历史的辗转曲折,充分表明中国工农红军坚不可摧。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以浑厚壮阔的画面表现了这一令人激动的历史场面:在这片具有陕甘地区地貌特征的土岗上,红军战士们奔跑着、相拥着,欢声笑语,群情激昂,营造出一片“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聚景象。动态的构图,红与灰的暖色调,晴朗明亮的光线,尤其是其中主要人物欢快喜悦的表情和动态,既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画家的巧妙构思与精湛功力。

画面整体构架节奏动势强烈,最令人瞩目的是那迎风飘扬、被战士高高举在手中的三面红旗,上面分别标明红一、二、四方面军,使得主题鲜明的画面气氛热烈活跃,充满了欢乐与希望。

画面中心上方,以三位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红军将领代表着红一、二、四方面军,画面右方为原地休整、军服整齐的红一方面军,左方与下方则为拉着战马、扛着机枪的刚刚到达的红二、四方面军,不少战士背着斗笠,穿着羊皮袄,风尘仆仆。由右而左、由左而右及由下而上的三股人流向心汇聚,旗帜与军民构成左右向心式的胜利大会师场面。

在中心画面里,与上方三位代表性的、背着盒子枪的红军指战员呼应,左下方为三位扛着步枪、背着斗笠、穿着背袄的相拥互诉的红军战士,右下方则为一位头扎羊肚毛巾的老赤卫队员兴奋地将红军小号手高高举起,紧挨一旁的是笑意盈盈、挽着干粮筐的红衣女孩。

三组九人构成了稳健的三角形内构。内构中间则安排了两位相向奔合的青年红军战士,使得整个画面的动势既稳且强。

作品猛烈的阳光感的塑造,令人物的动态和形象更显个性,强烈的明暗对比牢牢地吸引住观者视线。这正是蔡亮所擅长的充分调动“光”和采用了光塑造“形”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被光照亮的人物轮廓生动凸显,背光的部分则连成一片隐蔽在阴影之中。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反衬出明快的氛围和欢笑的人群,使观者仿佛也置身于欢乐的队伍之中。

革命历史题材的宝贵探索

蔡亮、张自嶷都是擅长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画家。他们精于将艺术的激情与铭记峥嵘岁月融为一体,在创作时精于整体构思、场景再现与构图组织。在《三大主力会师》这张表现众多人物的作品中,画家通过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道具装备,塑造人物的形象和动态,将画面中的二三十位红军战士刻画得各具性格,我们惊叹画家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力。这幅作品甫一问世,就引起了各方关注,好评如潮。

作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代表人物,蔡亮和张自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红色经典作品,如《延安火炬》《枣园来了秧歌队》《铜墙铁壁》《南泥湾》等。他们不但长于在画面上调动千军万马,更不断地在革命历史主题创作的叙事结构、英雄形象塑造以及技法表达方面做出宝贵探索。这令他们的作品在富含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

“蔡亮的《延安火炬》就是我们艺坛的火炬。”“看蔡亮的油画,不仅唤起我们对革命年代的回忆,而且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识。”大家对他们的创作高度评价。

坚持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是蔡亮、张自嶷在艺术生涯中始终遵循的创作原则。艺术家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在坚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同时,将历史素材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紧密结合,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展现艺术风格。

在新中国的美术史中,有一批像蔡亮、张自嶷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他们追求历史的再现,追求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崇高的精神。由此,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这些老艺术家创作的一件件红色经典作品中,重温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接受一次次“视觉长征”的洗礼。

(作者林蓝为广东画院院长,卜绍基为广东画院专职理论家)

经典回放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表现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经过生死考验,像三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陕甘,战士们相聚时的喜悦之情。作者扎实的造型功力和精湛的油画技法增添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人物组织节奏分明,形态准确生动,表情丰富传神;动态的构图,灰暖的色调,明快的光线,营造了一片欢乐的景象;精准概括的用色,气息贯通的用笔,与该画欢庆的主调十分和谐。这都使得作品既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昂扬和豪迈,又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浪漫和欢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6月10日 第 12 版)

(责编:焦隆、周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