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西江镇:发展产业助增收 文明之花遍地开

人民网兰州4月7日电 (高翔)“房屋漏水,希望帮忙维修下”“我想要一个笔袋”“我年龄大了,帮我缴纳下话费”……走进甘肃岷县西江镇富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棵贴满便利贴的“大树”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些便利贴上的心愿后,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们会通过心愿认领,对村民一一进行帮助。
“村民不管办什么事,只要跑一次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就会有党员志愿者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省了办事时间。”富康村党员志愿者石建介绍。近年来,西江镇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特优产业、优化治理服务,绘就了村美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精彩画卷,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共同致富的重要职责。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西江镇下了一番绣花功夫。
2020年,西江镇率先实施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全镇21个行政村“两委”班子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按照“双好双强”的标准和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稳妥有序推动19个行政村完成“一肩挑”,占比达到90.5%。同时,整合资金58万元,对21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提升。
为了全面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西江镇从致富能手、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选拔人才,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今年西江镇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5岁,大专以上学历32名。
村“两委”班子稳定了,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引擎”也得发动起来。
唐家川村是西江镇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共有周边4个村420户1700多人居住。以前,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与产业支撑,唐家川村的村民收入低、就业机会少、基础建设落后。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唐家川村党支部决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以“中药材种植、马铃薯种植繁育、高原夏菜、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多元化实现群众稳定增收。如今,春日的西江镇唐家川村“彩虹路”“大风车”吸引众多游人前来参观,是十里八乡热门的“打卡地”。
据介绍,唐家川村2021年组织输转至新疆、内蒙古、广东等地务工人员700余人,占总劳力的76.7%,年均创收1800万元左右。在鼓励劳务输转的同时,唐家川村还大力推行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建成了500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作坊等形式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全村从事中药材加工业的农户达到了25家以上。村集体投资50万元建成的贮藏冷库可贮藏200吨货物,通过对外出租每年可增加收益5万元,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度转变。
从距离5公里的山沟沟搬迁下来的洪军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通过村党支部搭桥牵线,洪军伟在农忙时种植中药材,农闲时外出务工,实现了收入“连年翻”。“一年下来,光是药材就能收入两万多元,去年打工我们两个人还挣了八万多元。”洪军伟的新生活过得踏实又安心。
“今年,村党支部将发动党员群众探索发展现代化农业,打造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推动全村的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唐家川村党支部书记唐昌常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甘肃再次降低核酸检测价格
- 人民网兰州4月5日电 (王文嘉)日前,甘肃省医保局和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4月6日零时起,甘肃省公立医疗机构及疾控检测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项目单人单样检测最高限价由40元/人次调整为28元/人次(含试剂等相关耗材),多人标本混合混样检测最高限价统一由10元/人次调整为8元/人次(含试剂等相关耗材)。 同时,相关部门将协调省级药品采购机构及时监测甘肃省新冠病毒检测相关试剂生产企业备货情况,保证医疗机构正常采购。…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