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社会·各地

“党建+”工作模式助力居民致富

彩虹城中心社区打造社区就业“小工厂”

2022年05月18日15:51 | 来源:兰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党建+”工作模式助力居民致富

“平均月工资1200元,虽然比在外打工赚得少一点,但上班就在家门口,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52岁的俞万芳是新安社区的居民,目前在社区“振兴工厂”上班,她的工作是手工纳鞋底,“以前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时才能短暂回家几天,现在‘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晚上还可以去跳广场舞,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好。”

近年来,彩虹城中心社区党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所思所需所盼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辖区留守妇女和老年人居家弹性就业需求,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就业创业有效衔接,创新开展“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党支部引领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新安社区试点打造“振兴工厂”,培育居民社区就业“小工厂”。

新型的拆迁安置型社区,小区内“村转居”剩余劳动力集中,许多妇女、中老年人受限于照顾家庭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但她们又强烈希望就近利用自己的弹性时间为家庭增加收入。同时,新安社区辖区内有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加工产品时部分工序需要手工完成,采取以件计酬,对工作时间、场所限制不严,具有专业技术要求低、管理相对松散的特点。

社区党组织结合辖区居民居家弹性就业和辖区企业招工双向需求,依托社区“大党委”“社工委”等共驻共建平台,广泛走访驻区企业,积极链接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社区合作,以社区阵地为平台,创新型的将企业工厂车间延伸到居民小区内,打造“社区+工厂”的居民就业模式,有效拓宽了居民就业渠道。

为充分激发“振兴工厂”的潜能,新安社区通过进一步挖掘整合辖区网络、人力、宣传等资源,共同为“社区就业”赋能增效。打造手工艺创作中心,为有手艺的残障人士和居民提供平台,建立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业态的“居家就业”模式,同时链接辖区网络培训学校,开通网络公益带货账号,邀请学校专业网络主播人才带货直播。精细的剪纸,精美的刺绣品,还有十年功底练就的人物蛋雕商品,通过线上完成购买,为特殊人群创收。同时,联动辖区锦衣圣服装公司,通过引入服装厂纳鞋底业务,集中开展纳鞋底工作,进而为居民和特殊人群增加收入,“振兴工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打造社区就业创收新平台。

与俞万芳一样,新安社区有一大批拆迁安置群众,因为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社区工厂”为她们探索了一条照顾家庭和就业增收两不误的好路子,打造了“社区就业”的新品牌。

据了解,“振兴工厂”是由社区、社会组织联动驻区企业资源,为辖区残障人士、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打造的居家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在新安社区妇联组织的发动下,“振兴工厂”已有60余名妇女“就业上岗”,经过对纳鞋底等技术的短期培训,现已全部开始接单生产。目前,“振兴工厂”已步入正轨,线下每月完成1500双鞋底制作任务量,每月增加1.6万元收入,线上每月销售平均约2000元。

据悉,彩虹城中心社区将继续强化“振兴工厂”的带动效益,推广复制成功经验,在新区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与壮大社区“振兴工厂”。同时全力支持居民发展玩具、手套、剪纸、扎花等手工艺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工厂+生态旅游”新模式,链接新区旅游景点,探索开设景点社区公益专柜,不断延伸“社区工厂”产业链条,让社区“振兴工厂”成为辖区居民居家就业的“梦工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责编:焦隆、周婉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