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文化·旅游

古籍保护课程走进兰州城市学院

李超
2024年06月19日11:31 |
小字号

近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举办,来自该校经济学、智能制造、思想政治教育、化学等专业的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近距离接触了这项颇具神秘色彩的传统技艺,细致了解了古籍保护知识,真切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甘肃省是古籍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约60家,古籍总藏量约140万册,包括汉文文献110余万册,少数民族文献30余万册。目前,已经有超过50万册(件)古籍得到了妥善保护,超过20万册珍贵古籍得到抢救性修复,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目前,甘肃省已有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等7家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11家单位入选“甘肃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本次活动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兰州市图书馆、兰州城市学院联合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推进文化进校园,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开始,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古籍修复师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了古籍的历史价值、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古籍修复的基本流程以及古籍修复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修旧如旧”原则、古籍修复的专业技能要求,并现场进行了古籍修复技艺演示。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对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在修复师的鼓励和辅导下,还亲自动手体验了古籍修复以及线装书的制作。从补破、喷水压平,再到制作“蚂蟥袢”、打眼、上线、装书缝订,同学们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古籍补修和装帧工序。此外,还有学生积极体验瓦当拓印和雕版印刷,一番操作下来,整个人都沉浸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中,真切感受着不同纸张的质感和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来源:兰州日报

(责编:焦隆、王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