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 “绿”动民勤

近年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以5G信息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为民勤绿洲构筑起一道安全又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网。
数字治水 守护绿洲碧水清流
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有一个总面积达6174.9公顷,面积达3233公顷的湿地公园。作为地处民勤盆地核心区域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维系着红崖山水库乃至民勤绿洲的安全。在一代代建设者的努力下,如今的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处处体现出温婉、静谧的自然之美。
河湖管理智能可视化系统终端设备。张深惟摄
2024年,为解决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难的问题,中国移动甘肃公司经过充分地实地勘察和论证,为甘肃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量身打造了河湖管理智能可视化系统。
河湖管理智能可视化系统通过视频图像智能算法模型对河道非法作业、违规钓鱼、河道垃圾等异常事件进行全天候监测和水污染预警,还能按需设定并准确检测判断出水面漂浮物类型,通过手机APP通知保洁人员进行打捞。同时,该系统还嵌入了视频切片技术,可对各个流域、点位不同时间的现场情况放大对比,让各类问题一目了然,一举推动该公园的管理从“人管”到“技管”的转变。
云端之眼 让森林防火更加聪明
在民勤,每一株植被都显得格外珍贵,对于这里的林区管理来说,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
利用林区通信铁塔搭载双光谱重载云台摄像头,为林区防火装上“千里眼”。张深惟摄
在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公益林区,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创新利用林区通信铁塔搭载双光谱重载云台摄像头,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对林区进行智能火点检测巡护,为林区防火装上了“千里眼”。
不仅如此,移动工程师不断对该监测系统进行迭代优化,将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融入其中,实现了对进入林区人员、车辆的越界侦测、实时告警等功能。同时对未授权进入的人、车、物等目标进行智能跟随,并将数据即时上传至云资源池,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可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如今的民勤,在5G信息化注智赋能下正全速立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共抒诗意豪情 “武咏崆峒·平凉诗会”举行
- 人民网兰州9月2日电 (记者黄帆)9月1日,“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文旅诗会活动——“武咏崆峒·平凉诗会”在崆峒山举行。 诗会在音韵悠扬的古琴独奏《崆峒引》中拉开序幕,《少林少林》《王母夜宴》《刀剑如梦》《崆峒行》等乐舞节目依次精彩亮相。…
-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案例入选第二批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 人民网兰州9月2日电 (记者黄帆)近日,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会同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发布国家数据局第二批2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申报的《文旅数据共享 提升旅游目的地影响力》,敦煌研究院申报《数据资源共享共创助力文物保护、艺术传承、文化推广》成功获选,入选“文化旅游”领域典型案例。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公安、交通、民航等多源数据,依托共享监测数据,开发了客流分析预测、景区运营能力评估、客源地分析、游客喜好分析等模型。…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