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所有提案均已办复
人民网兰州1月19日电 (记者高翔)1月19日上午,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兰州隆重开幕。
记者从大会上获悉,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甘肃省政协通过提案积极履行职责。一年来,共提交提案1048件,审查立案839件。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693件,集体提案146件,其中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提案119件。截止2024年底,所有提案均已办复,提案者对办理结果均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经济建设方面,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出提案396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打造高能级绿色化工优势产业集群、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案,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涉及中长期发展问题的拟体现在“十五五”规划中。有关“四强”行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灌区现代化改造、种质资源保护等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采纳。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强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甘肃等,提出提案105件。关于抢抓战略机遇,将甘肃省建设为国家西部水网战略枢纽的提案,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了区域水网体系和西部水网战略枢纽建设。关于重视祁连山生态保护潜在风险、优化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结构、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提案,为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果,保持生态系统整体稳定贡献了智慧。关于高标准建设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廊道、落实黄河流域(卓尼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印发《九甸峡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并协调兰州、甘南等6个市州签订了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民生建设方面,围绕教育、卫生、社保、养老等,提出提案189件。关于将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作为Ⅰ类账户管理,工伤保险实现企业职工全员覆盖,建设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持续关注和支持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简化大病医疗救助对象认定程序、降低认定门槛等提案,相关部门在工作中予以采纳和参考。
文化建设方面,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提出提案76件。关于加强长城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大地湾遗址、秦直道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高质量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提案,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意见建议。关于大力开发文创产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提案,相关建议在甘肃省政府《关于促进文旅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若干措施》中得以体现。
2025年,甘肃省政协将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增强办理实效,发挥提案在政协履职中的重要作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让提案成为汇聚民智、反映民意、改善民生的重要桥梁和有力抓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