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文化·旅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二〇二五年元宵晚会播出

精彩呈现 开启新篇

本报记者 刘 阳
2025年02月14日08: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精彩呈现 开启新篇

2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圆满播出,在“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中,尽显千灯璀璨、喜庆欢腾的节日景象。乙巳蛇年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从总台春晚到元宵晚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表达不仅给海内外观众带来欢乐和温暖,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2025年总台元宵晚会电视端和新媒体端各项观看数据较去年均有大幅提升。据统计,元宵晚会跨媒体直播总触达人次为4.59亿,比去年提升了30%。电视端观众收看人次1.89亿,比去年提升12%;新媒体端直播播放量2.7亿次,比去年提升47%。全国超100座城市的1500块大屏通过“百城千屏”传播矩阵对晚会进行8K超高清直播。海外传播方面,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以82种语言宣传报道总台元宵晚会相关内容,国际视频通讯社向全球媒体推送元宵晚会精彩视频,让全球受众一同感受中国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和万家团圆的美好景象。

今年春节档,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连创多项票房纪录,同时登陆北美等海外院线。电影主人公哪吒和敖丙人偶“大闹”元宵晚会舞台,歌手大张伟与哪吒配音演员吕艳婷欢乐开唱《哪吒闹元宵》点燃全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将“闹元宵”的热烈氛围推向高潮。

缤纷年俗,仪式感满满。主持人在现场滚元宵、包汤圆、猜字谜。魔术师甄泽权在《元宵食指大动》中上演了“无中生有”的元宵佳肴。戏曲《元夕春意闹》中,秦腔、黄梅戏、京剧等好戏连连,串联起猜谜、赏灯、看大戏的传统民俗。

民乐相声《金蛇序曲》中,民族乐器与相声曲艺的混搭妙趣横生。主分会场的民乐艺术家们以笙、笛、编钟、大鼓等9种民族乐器,以及分会场的特色乐器一同隔空合奏《宫商角徵羽》,音律悠扬,激昂大气。

九州联欢,共奏和鸣。重庆分会场以极富地方特色的重庆言子开启《上元欢渝夜》,舞龙舞狮、鲤鱼灯、川剧等非遗表演轮番登场。湖北武汉分会场《汉阳门花园》唱出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深情,尽显元宵节的烟火气与幸福感。西藏拉萨分会场上演了一场世界屋脊服装大秀《衣脉相承》,藏族盛装带来雪域高原的民族风情。江苏无锡分会场在江南水乡的缠绵意境中,以戏腔和美声对唱《相思》,表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东方浪漫。

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火爆出圈。在元宵晚会中,主持人撒贝宁穿着机器人同款大花袄与机器人互相“搀扶”出场。春晚小品《借伞》带火的西湖绸伞“音响”,也成为元宵晚会小品《辞旧迎新》中的一枚彩蛋。

春晚舞台上,农民歌手刘广局等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者代表演唱的《伟业》令人动容。元宵晚会上,他们再登舞台献上歌曲《与共》,唱出新时代建设者同祖国命运与共的壮志与梦想。

蛇年春晚首次推出的无障碍转播让爱无碍,感动了很多人。元宵晚会舞台上,刘宇宁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表演者共同演绎歌曲《努力的人》,为每一个不言放弃、努力发光的人带去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易烊千玺与周恩旭带来国风励志歌曲《一礼成人》,少年们在舞台上开启了一场特别的成人礼。流行与戏腔跨界混搭,链接青春成长与文化传承的时代之约,展现“吾辈有我,自有担当”的少年壮志。

舞蹈《麒麟》以《诗经》为灵感,将中国古代神兽麒麟的祥瑞形象与君子的高洁品格融合创作。舞者在悠扬磅礴的音乐中,以“麟之趾,振振公子”的风度展现祥瑞降临的气象和吉庆祥和的祈愿。

周深的一曲《有山有海有你》,缓缓的旋律唤起人们心底的温暖记忆。郁可唯、毛不易以一首《知冷暖》带来亲情的感动。王耀庆带来的闽南语歌曲《望春风》、毛晓彤和汪苏泷合作的《去见你》情意绵绵,唱出思念与盼望。歌曲《不负好春光》带来盎然春意,传递勇敢追梦的春日鼓舞。

“我们天生画中国,我用生命入画中”。歌曲《我们画中国》唱出山河的辽阔和生活的火热,84岁的杨洪基携手青年歌手登场,抒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沉的爱。

在《友谊地久天长》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旋律中,海内外的朋友们共同带来国际金曲联唱《一起唱过的歌》。

(责编:周婉婷、焦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