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人勤春来早温室育苗忙

初春,河西走廊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但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各村的大棚种植基地,已是一派忙碌景象。种植户抢抓时令,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
在双湾镇许家沟村2号育苗大棚内,工人们正在进行培土、装盘、点种、覆土、摆盘等育苗工作,部分区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幼苗。
“我们有51座日光温室,主要用于蔬菜育苗,每座棚可以育6000盘菜苗,拿娃娃菜来说,预计今年一个棚能完成育苗60万株,满足76亩地的定植需求。”甘肃辰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尤爱民介绍,公司引入智能温控系统和自动喷灌设备,实现温度、湿度的精准调控,大幅提高了幼苗成活率。
近年来,金川区大力发展以戈壁农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推动育苗技术向智能化转型。自2020年争取到国家产业强镇项目后,当地以双湾镇许家沟、营盘、龙口等村为重点区域,全力推进农业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已发展设施农业4205.5亩,建成2036座日光温室,打造集约化育苗基地6个,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2024年仅日光温室育苗产值达到4600万元以上。
在双湾镇龙源村育苗大棚里,机器轰鸣,技术员正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筛籽、压盘等工序。据悉,一台全自动精量点播机日育苗量达1.2万盘,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倍。
“以前人工播种不仅速度慢,种子间距和深度也难以保证一致,影响发芽率和作物生长。这台机器解决了这些难题,操作也简便,短时间内就可熟练上手。”甘肃晟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叶荣灿说。
机器育苗的场景在金川区并不鲜见。今年,金川区进一步推广智能化育苗设备,依托集约化育苗基地和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将育苗周期缩短了15%,种苗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
金川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金川区计划培育蔬菜苗5.5亿株。为确保春苗培育工作顺利进行,他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育苗计划,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病虫害防控、种植优化等培训。
同时,金川区还通过农资调运储备等措施,确保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充足。设立农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田间配送”服务,确保物资直达农户,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