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行动,加速终结结核病

本报北京电(记者陈静文)今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近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结核病可防可治可终结,但加速终结其流行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自2000年以来,全球为抗击结核病所作的努力已经挽救了约7900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协调员乔建荣介绍,然而当前挑战依然严峻。2023年,全球每天仍有近3万人新发结核病、3500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陈仲丹介绍,对比全球终结结核病2025年里程碑目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幅仅实现目标的1/6和1/3,消除患者家庭灾难性支出的目标也仅完成一半,严重滞后于预期进展。
“防控进展很大程度上受资金的制约。”乔建荣指出,“自2019年以来,全球用于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资金持续下降,远远低于全球需求和各国承诺的目标。”
2024年11月28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为我国全面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介绍,当前,中国结核病防控正按照规划,围绕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的部署,以结核病关爱行动、无结核社区和社会动员行动为抓手,点、线、面逐步推进,努力朝着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目标迈进。同时,在公共政策指导下,我国防治结核病财政经费逐步增加,医保报销比例也稳步提高,目前多地报销比例已超70%。
赵雁林指出,下一步,我国结核病防控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新技术和新工具落地并提升其效益成本比;增强公众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创新结核病防治模式,加强科技支撑。此外,耐药结核病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副主任张慧强调,进一步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要在规范诊疗、开展早期耐药筛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上下功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