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前客流涌 皮影戏里笑声扬
15万观众走进在兰各大博物馆

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市博物馆演出
这个“五一”假期,在兰各大博物馆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共有15万余人走进了博物馆。
假期伊始,甘肃省博物馆迎来如织人潮,预约通道有序分离,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五一’假期,甘肃省博物馆共接待了66303人,其中省内29201人、省外37102人,外地来兰的游客居多。”甘肃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展厅里,铜奔马前围满了拍照打卡的游客,丝绸之路展柜里,操着各地方言的旅行团专注地聆听着讲解。
“来之前,看了很多关于兰州的旅行攻略,评价都很好,美食也多。”来自重庆的游客吴昊在二十多年前来过一次兰州,今年“五一”假期,她和家人朋友,再次选择来兰州旅游,最直观的感受是兰州由中转城市变成了出行目的地。“省博和麦积山是必须要打卡的地方。很休闲,可以放松慢慢游玩,感受兰州的人文风光。”
投箭入壶,体验汉代文人的风雅竞技;踢踢“世界足球起源”鼻祖竹编球,来场汉代“世界杯”;古代版“高尔夫”锤丸惊艳亮相;披甲持弓化身大汉神射手,感受百步穿杨。“五一”假期,甘肃简牍博物馆内的古风运动让每一个参与者都亲身体验了一回古代“君子六艺”的魅力。长城守护者、戍卒的省作日、屯田启示录、少年AR探秘、立夏物候课。穿越千年当“劳模”——甘肃简牍博物馆五一劳动节特别活动也拥有着超高人气。
“五一”假期,兰州市博物馆以丰富的展览、精彩的非遗表演及多元特色活动,吸引了近4万人次游客共赴文化之约,成为假期陇原文化体验的热门打卡地。
5月4日,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博物馆大殿前广场重磅上演。这一融合陇东道情与皮影技艺的“中国戏曲活化石”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戏剧艺术之一,是承载和体现当地民俗、风土人情等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摇曳生姿,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演出后还特设亲子互动环节,孩子们可亲手触摸精美的皮影道具,欣赏皮影工艺,潜移默化中在“移动文化课堂”中解锁非遗奥秘。
“五一”假期,为优化参观体验,兰州市博物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金城关文化博览园都延长了开放时间,方便游客参观。
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博物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坚韧。“带孩子来参观,就是想让他多了解些历史,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说。纪念馆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在展品前,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述,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敬仰。
“五一”假期,兰州各大博物馆不仅成为了游客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展现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