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输送网络再添一条“超级动脉”

人民网兰州5月9日电 (记者周婉婷)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为我国能源输送网络再添一条“超级动脉”。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甘肃段线路。陈高凤摄
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最终抵达山东省泰安市东平换流站。该工程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达915公里,总投资202亿元。作为我国能源工程领域的“集大成者”,它创造了多个“第一”:不仅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还是首个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首个探索并应用“双八百”(即±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的示范工程,以及首个应用国家专项攻关成果突破特高压“卡脖子”技术的示范工程。
该工程于2023年2月获国家核准,同年6月开工建设。面对特高压“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强度创新攻关、高质量转型升级”的多重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凝聚全公司力量与全社会资源,以超常规模式推进工程建设。数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与建设团队秉持“六精四化”理念,历经两年攻坚克难,成功架起这条横跨东西、绵延千里的能源大通道。
在能源供应与绿色转型方面,陇东—山东工程展现出强大效能。其配套电源达14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050万千瓦,并首次在送端基地配置储能105万千瓦,实现风、光、火电打捆外送,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工程投运后,将有力支撑甘肃能源大基地综合开发,保障超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可靠送出,助力甘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为山东安全绿色用能和度夏高峰期用电提供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22交17直”共39项特高压工程,构建起全球最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筑牢根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