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全面开花 产业成链聚势赋能
皋兰县“梨韵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按下快进键

管网改造工程
初夏时节,走进位于兰州东北部的皋兰县什川镇,火热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从“中国农民第一桥”的修缮到白兰瓜精深加工产业园的崛起,从污水管网改造到千亩盐碱地的“变身”,皋兰县库区移民、省级瓜菜产业园、都市农业产业园等12个涵盖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的重点工程建设正多点推进、全面开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什川黄河吊桥始建于1969年,每年从这座桥上运往全国各地的瓜果、蔬菜约2000万公斤,是什川人民的“致富桥”“命脉桥”“连心桥”。
今年,这座桥梁的修缮维护被列入什川镇库区移民整体改造提升项目的子项目。据桥梁维护提升项目负责人魏泽民介绍,本次桥梁修缮项目包括龙门架真石漆喷涂桥面木板铺设、管道包覆等,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据了解,皋兰县库区移民什川镇整体提升改造项目作为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涵盖建筑整治、环境整治、管网改造等五个子项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60%。
顺着吊桥往什川镇深入便会领略到田园美景——整洁平坦的道路、古朴幽雅的民居、风格各异的小店。
“从三月初开始,什川镇进入旅游旺季,为了让游客们有更好的游玩体验,什川镇阳光路、楼子街重新铺设了污水管网并更换了给水井,同时,人行道路缘石、排水沟盖板、水稳层铺设安装也在有序推进中。”什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魏世君介绍道。
上车街是什川镇内的一条民俗街,改造提升后的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沿街商户彭冲是改造提升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笑着说:“项目改造后客人都变多了,今年的生意格外好。”
什川镇是有名的瓜果之乡。随着“梨韵什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什川镇聚焦“美丽产业”,大力发展省级现代农业瓜菜产业园,推动产业升级。在白兰瓜高效种植现代产业示范园与甘肃丰苗瓜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基地记者看到,产业园建设已初具雏形,70亩钢架大棚已搭建完毕,下半年即可试种白兰瓜。
今年,什川镇预计投资1677万元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瓜菜产业园,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提高白兰瓜的产量和品质,开发多款加工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其中,精深加工产业园将建设分选、包装、加工车间及原料库,通过分选定级实现产品差异化。加工方面计划推出白兰瓜果脯蜜饯与果粒酸奶,目前正与天津海河乳业、甘肃天方乳业洽谈合作。同时,种植园将进行智能化改造,自动卷帘、水肥一体设施让瓜苗“住”进科技温室,并建设育苗大棚,保障瓜菜种苗供应,促进白兰瓜新品种研发。
在产业园的不远处,200亩盐碱地改造土地配套道路、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正积极推进,连片盐碱地也正“变身”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这里将建成580座高架大棚,并配套实施奖补政策。同时,充分利用产业强镇项目奖补资金,续建皋兰梨产品初级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地下管网、地基处理及部分设备定制。”魏世君介绍道。
此外,什川镇投资330万元对楼子街、三合街、校场街核心区域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投资530万元的长坡村水利项目让900亩梨园“喝”上及时水;建成下泥湾村瓜菜保鲜库帮农户延长收购期,稳住收购价……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什川镇正在从产业升级、生态改善、文化赋能等多维度全面发力。如今的什川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来自皋兰县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皋兰县什川镇迎来游客超22.28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124.4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娜 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