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去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邹雅婷)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发布2024年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一年增加213家,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率91.46%;2024年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51万余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此外,还公布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发布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发展报告,启动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2025北京博物馆季,举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落户北京签约仪式、“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看·见殷商展”揭幕等活动。
据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杨湛菲)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自1905年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创办至今,中国博物馆事业已走过120年历程。
一座座乡村博物馆扎根中华大地,一队队“文博轻骑兵”深入社区群众,一场场热门大展走进中小博物馆……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更迭频繁的时代,博物馆始终坚持公益属性,传承历史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的使命不变,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宗旨不变。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打通文化供给“最后一公里”。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4年,重磅大展、研学活动、精品文创等层出不穷,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博物馆里,历史从未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更新的表达诉说过去、现在与未来:湖南博物院马王堆“生命艺术”大展,用AR“复活”汉代瑰宝;成都博物馆与当地学校合作推出社教活动,以跨学科视角重构历史课堂;国家博物馆文创再“上新”,金灿灿“嵌珍珠宝石金项链”冰箱贴、萌呼呼毛绒玩具“鹳条儿”预订下一个“爆款顶流”……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各种巧思,从简单陈列展品,转变为让观众产生兴趣,走进其中,真正了解历史。越来越精美的文创,更满足了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心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