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到世界 二十五年经典不褪色
《大梦敦煌》国家大剧院再现千年绝唱

《大梦敦煌》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5月18日,当悠远而深情的主题音乐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穹顶久久回荡时,舞台上的“莫高窟飞天”也定格于最后一抹鎏金,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期3天的25周年纪念版《大梦敦煌》演出圆满落幕。
连日来,国家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观众席间既有鬓角斑白的老人,也有年轻的学生团体,更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国际友人。作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之作,《大梦敦煌》自2000年首演以来,凭借其磅礴的叙事、动人的音乐旋律、精妙的舞蹈编排和独树一帜的视觉呈现,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博物馆”。历经25年,这部民族舞剧瑰宝铸就了无数辉煌。此次25周年纪念版,更是以极致的匠心再一次还原了敦煌文化的精髓。
由兰州大剧院特别企划的25周年纪念版《大梦敦煌》演出,专门邀请了重量级主创——总编导陈维亚、作曲张千一、编剧赵大鸣、舞美设计高广建等黄金班底重聚舞台,还有第一代“月牙”刘晶也到场观看了演出。演出中,这些见证了中国舞剧发展史的艺术家们眼中忍不住泛起了泪光。
陈维亚感慨地说:“二十五年,这部戏早已超越艺术范畴,成为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
“音乐真的可以打破语言的藩篱。”张千一告诉记者:“25周年在国家大剧院的纪念演出非常圆满,非常成功。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在兰州创作这部剧时的情景,现在看,这部舞剧的音乐依然是那样的动人,那样激荡人心,所有的观众都为这部舞剧的再度成功演出而喝彩。”
本次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演出,是《大梦敦煌》第18次进京,但演出盛况依旧,观众更加热情。三场演出票提前20天便一抢而空,开演前两小时剧院外便排起长队,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95后青年学生,甚至不乏专程从上海、杭州等地赶来的“敦煌迷”。
“25年2000场,18次进京,10代莫高,12代月牙,2008年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名录第一名,这样耀眼的成绩在中国舞剧发展领域也只此一家。”陈维亚感慨地说:“《大梦敦煌》在中国舞剧创作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无论是对于敦煌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是甘肃兰州地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里程碑之作。”
三场演出皆以满场掌声落幕,不少观众在散场时还手捧鲜花自发等候在出口。
“演出让我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观众刘洁说:“以前我只知道敦煌是艺术的宝库,但通过《大梦敦煌》,我看到了更加鲜活的爱与牺牲、坚守与传承。这种情感是跨越时空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引起共鸣。”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来看演出,她表示:“我希望孩子能从小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场舞剧太精彩了,它用舞蹈和音乐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让孩子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历史和文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