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蔬菜收获新希望

夏日的临夏县北部桥寺乡,4500亩连片高原蔬菜基地如绿色锦缎般铺展开来,35座钢架大棚与31座高效温室在阳光下闪耀。这里不仅是黄土高原上的“菜篮子”,更成为了群众奔向富足生活的希望田野。
党建引领 荒坡变“聚宝盆”
桥寺乡曾以玉米、花椒为主要作物,发展模式单一。近年来,全乡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创新构建“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成功引进远达农业等6家龙头企业,并建成配套冷链物流产业园,一座库容3000吨的现代化冷库成为产业链的关键枢纽。
“我们乡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集中流转土地4500余亩,建设高原蔬菜种植基地8个。”桥寺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卢建武介绍说。
2025年,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突破,全乡高原蔬菜年产量达1.3万吨,昔日的传统农区正加速蜕变为高效农业示范区。“今年,我们引进了临夏县农泽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化种植辣椒、西葫芦等优质蔬菜,实现两茬丰收,预计产值达3万多斤,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卢建武说。
家门口就业 增收路越走越宽
产业发展的成果很快便惠及千家万户。蔬菜种植基地常年吸纳周围群众务工,从事菜苗播种、施肥、除草、采摘及加工等工作,务工群众每年可增加收入1.2万元以上。
对于江川村村民张来芳来说,这份工作意义非凡:“大棚离家近,收入也不错,还能学些种植技术,我很满意。”技术学到手、家庭能兼顾、收入有保障,这正是众多和张来芳一样的村民所期盼的。
高速穿境 链接大市场
路通则财通,桥寺乡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随着“兰永临”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桥寺乡将精准嵌入“兰州1小时经济圈”,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发展净菜加工、预制菜生产,提升附加值,强化冷链物流与电商销售体系,打通市场通道,促进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延链补链强链。通过高速公路,桥寺乡将把高原蔬菜送进更广阔的市场,让产业振兴的根基扎得更深,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设施农业集群,从单一生产到三产融合布局,桥寺乡通过高原蔬菜,育出一条致富链,通过一条高速路,打开一扇机遇门。在党建领航下,这座农业乡镇正全速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来源:民族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