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社会·各地

民勤:小沙葱变身“金苗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2025年07月04日08:59 | 来源:甘肃日报
小字号

随着露地沙葱进入收获期,被誉为“中国沙葱之乡”的民勤县,分布各镇的沙葱种植基地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沙葱很脆嫩,装袋时要轻拿轻放。”

“要注意采收方法,避免损坏植株和根部。”

…………

日前,在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沙葱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谢志卿一边忙着往车上装沙葱,一边不时提醒干活的工人。

记者看到,在连片的沙葱大田里,20多名工人正在分组进行采收、分拣、装袋、装车等工序。地头上,拉运沙葱的车辆来回穿梭,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沙葱具有耗水量少、生产成本低、收益周期长等特点,属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品种。近年来,民勤县把沙葱产业作为节水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沙葱产业已扩大到民勤县14个乡镇、5000余农户,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种植模式由温室栽培发展到露地种植,年销售量3.3万吨,年产值超过2亿元。

沙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包,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

“干活的地方离家不远,这几天是沙葱采收高峰期,我每天能挣200元。”务工人员陈满彩熟练地操作剪刀剪下一簇沙葱,放进旁边的篮子里。

为了让沙葱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民勤县进行了积极探索,从种植到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了紧密关联、有效衔接的有机整体。围绕创品牌、延链条、拓市场,成功注册“漠上花”沙葱商标,培育出13个沙葱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合作社”模式,发展“温室+露地”沙葱种植模式,实现了沙葱的四季生产。同时,引进多家深加工企业,开发沙葱酱、腌制沙葱等系列产品,不仅延长了沙葱的保存期,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民勤县通过建设沙葱产业园,坚持走“市场导向、龙头带动、资源整合、统分结合、抱团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推动沙葱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转型。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进行有机衔接,形成“链主企业+链队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梯次带动机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7月,民勤县被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沙葱之乡”称号。

(责编:黄帆、邵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