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甘肃省分行:金融活水润陇原 母亲河畔绘新卷

近年来,农行甘肃省分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优化金融供给,以金融之笔在黄河岸边书写下助力生态保护、赋能区域发展的动人篇章。
守护黄河安澜
农行甘肃省分行制定《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5-2027)》,明确九大重点领域支持方向,创新推出“节水贷”融资服务模式,与甘肃省水利厅建立政银协同机制,围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等8大领域精准支持。截至8月底,已向29户节水型企业发放贷款31.47亿元,节水型企业贷款余额达56.36亿元。
甘南采日玛牧场。丁丕青摄
在黄河“几字弯”起笔处的玛曲县,农行甘肃省分行投放2.4亿元贷款支持当地新能源公司建设光伏项目,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对黄河支流河道进行清淤和生态治理,共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截至8月底,农行甘肃省分行各项贷款余额2091亿元,较年初增加16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24亿元,较年初增长18.5%。
赋能绿色发展
农行甘肃省分行聚焦省内绿色资源禀赋,持续加大绿色产业项目融资支持。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围绕国家级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对在甘风光电项目融资支持;着力支持传统行业绿色转型,为绿色有机农业客群定制服务方案。
农行庆阳分行累计投放36.5亿元贷款,支持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特高压工程——“陇电入鲁”项目顺利投运。该线路全长915公里,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绿电超400亿千瓦时,满足近1000万户家庭用电,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
陇东绿电0.003秒内被送至齐鲁大地。王佑摄
在酒泉金塔县的戈壁滩上,农行酒泉分行支持的金塔中光太阳能“光热+光伏”项目已建成投运。项目采用先进的塔式熔盐技术,年输送绿电14.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6万吨。昔日的荒漠戈壁正变身绿色能源的“蓝色海洋”。
在白银靖远县,农行白银分行通过投放4300万元项目融资贷款,支持粤风新能源建设10万千瓦风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14万吨。
截至8月底,农行甘肃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513.54亿元,较年初净增46.90亿元,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服务乡村振兴
聚焦“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农行甘肃省分行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加强对作物种质繁育、储运加工等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创新推广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一项目一方案”等六大服务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拓展涉农数字化场景,推广远程调查和整村授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全面助力甘肃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廿铺村花牛苹果长势良好。温璐璐摄
农行天水分行创新推出“惠农e贷·防灾贷”产品,为苹果产业持续护航,让花牛苹果香飘海外。种植户武文龙获得20万元贷款后,为果园搭建防雹网并安装物联网气象监测设备,今年苹果品质显著提升,预计增收8万多元。“农行贷款不仅让我避免了灾害损失,更让我重拾了种植信心!”武文龙感慨。
静宁苹果筛选车间。王辉摄
在平凉市静宁县,农行静宁县支行紧盯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实际,以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精准信贷支持前端果袋生产,赋能智能分拣与冷链体系建设,推动精深加工与品牌孵化,并融汇“苹果+”文旅新业态,累计投放贷款超亿元,有效助推静宁苹果从生产到加工、销售、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截至8月底,农行甘肃省分行“八大产业集群”贷款余额288亿元,服务客户26.37万户,较年初增加74.14亿元,有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壮大。
增进民生福祉
洮供水工程作为解决甘肃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民生工程,覆盖天水等地150余万人口。农行甘肃省分行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全力支持该工程持续发挥更大效益。
引洮工程二期通水后,面对甘肃裕泰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农行甘谷县支行及时为企业制定300万元“微捷贷”金融服务方案,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农行贷款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让我们能够突破发展瓶颈,也能更放心大胆地去干。”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截至8月底,该行为6.09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50.4亿元,普惠贷款余额226.5亿元,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樊兆琦)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