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出发 以“创”取胜
在旅途中挑选文创带回家,已经被不少游客专门列为一项旅行体验。从明信片到冰箱贴,从毛绒挂件到香薰蜡烛,受欢迎的文创品类日益多元,有人喜欢精致华丽的,有人喜欢可爱丑萌的。下一个旅游文创“爆款”会是什么?拆解“文创”二字,谜底或许就在谜面上。
文创开发要从“文”出发,以“创”取胜,摆脱“人有我亦有”的简单复制,从自身资源禀赋中找到值得创造性转化的内容。文创雪糕刚出现时,凭借“可以吃的风景”这一巧思受到游客的青睐,引得各大景区争相模仿。然而,当相似的造型越来越多,雪糕用料与口味逐渐趋同,游客初尝文创雪糕的惊喜,也逐渐被审美疲劳、质价不符的质疑声所取代。这启示我们,文创产品一旦脱离了文化内核,仅有形式上的跟风模仿,注定无法形成持久吸引力。真正的文创,必须兼具文化属性与创意之美。
从“文”出发,意味着要透过优美风景与人文胜迹,挖掘历史文化细节,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好产品。从既可叠放、又可拆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到需要亲自动手发掘出“金面具”的三星堆考古盲盒,各大博物馆围绕特色文物推出深受游客喜爱的文创产品,它们背后是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在文创产品中呈现文物的完整结构与精美纹饰,既方便游客观察细节,又引人深思文物的历史内涵。
以“创”取胜,要求从业者极具巧思慧眼,用创意表达赋予文创产品更丰富的人文价值,满足游客的审美感受、情绪价值与社交需求。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将一处景区、一间博物馆、一座城市的魅力浓缩提炼,更能与人形成对话与互动,让人“见物如晤”,回忆起旅途中的快乐与美好。当人们把毛茸茸的“新疆烤馕”挂在包上,把散发着龙井茶香的香薰片放进家里的衣柜,文创就从货架上的商品,变成了记录旅行体验、保存情感记忆的“人生信物”,也成为旅游归来与亲友分享见闻时的心意礼物。
文创是旅途的延伸,既是上次旅程的美好印记,也是下次出发的小小邀约。希望越来越多的旅游文创出圈又出彩,吸引人们寻访更多闪耀文化光彩、涌动新潮活力的目的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