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董洪亮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王錦濤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銀燕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趙帥杰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宋朝軍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作為重要的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促消費離不開農村。近年來,隨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推進,各地農村特色產業快速發展,新特產、新品牌、新技術涌現,豐富了消費市場,鼓起了鄉親們的腰包。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道,關…
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 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當地先民在漫長的梨園生產管理中,創造並世代傳承了“天把式”高空作業和高杆吊枝等獨特農作法,撣花震虫和煙汁殺虫等綠色植保措施,復合…
一聲輕鳴,燈光亮起,高光譜成像儀啟動,一枚躺在玻璃管裡的簡牘被緩緩推入。不到半分鐘,簡牘的高光譜成像圖已經出現在屏幕上。 在甘肅省簡牘智能計算與數字人文工程研究中心的實驗室裡,研究中心負責人、西北師范…
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江河奔流映照思想偉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各地區各部門統籌上下游、左…
敬文茂在觀測降水情況。 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晨光洒落祁連山山間,斑駁樹影映在山坡。從西水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出發,一進山,站長敬文茂就帶著幾名大學生直奔排露溝流域口,來到一個測流堰旁。 堰體看上去不大。…
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有一個200多畝的種子晾晒場,將近5000噸玉米種子正在此晾晒。制種企業負責人王永明很自信:“我們自研的‘敦玉606’品種,外地的種植戶很認可。” 酒泉市是全國重要的玉米、蔬菜和…
王天昌查看苗木生長情況。 王銀吉夫婦鋪設草方格。 以上圖片均為本報記者宋朝軍攝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長城鎮紅水村,騰格裡沙漠南緣,一陣北風襲來,沙山上草方格邊,麥草微微晃動。一些格子裡,插著幾根“枯枝…
河南洛陽博物館牽手女俑走紅 穿上漢服去博物館見“姐妹花” 本報記者 張文豪 河南洛陽博物館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許多年輕女性身著漢服,與朋友一起去見洛陽“姐妹花”。這對“姐妹花”是北魏彩繪陶牽手女俑,…
逸寧光伏電站儲能區電池倉。 田玉鑫(左)和同事檢查光伏板。 以上圖片均為本報記者宋朝軍攝 甘肅玉門,祁連山下,戈壁灘上,深藍色的光伏面板鋪展綿延。兩人多高的面板旁,一個紅色身影穿梭其間、不時停駐。他…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張獨特“名片”,敦煌藝術吸引著不少國際友人。其中,美國漢學家史瀚文和俄羅斯教師奧莉婭就是典型代表。多年來,他們扎根甘肅,學習、研究和傳播敦煌藝術,讓世界領略千年敦煌的魅力,書寫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