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董洪亮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採編中心主任王錦濤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銀燕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趙帥杰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 記者宋朝軍往日報道個人簡歷
9月10日是第四十個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我國各級各類教師共有1891.8萬人,這支教師隊伍支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
綠色發展是實現“治沙”與“治窮”共贏的有效路徑,找准方向、找明優勢、找對產業,就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八步沙,出門八步就是沙。”我的家鄉位於甘肅省古浪縣東北,地處騰格裡沙漠南緣,因為曾經風…
核心閱讀 今年30歲的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青年張鵬程,在外打拼多年。3年前,他選擇回到老家,成為天山小學的一名鄉村教師。從熟悉鄉村孩子、改變教學方式到增加教學內容、豐富日常娛樂,再到帶動愛心力量、撬動更多…
本報敦煌8月20日電 (記者宋朝軍)19日,2024·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甘肅敦煌舉行。本次論壇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甘肅省文物局、酒泉市人民政府、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聯合承辦。 論壇…
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玉崗村,村民袁效忠給洋芋地除完草,走過漫水橋,不到10分鐘就到了家。 一條秋末河,將玉崗村分成了東西兩塊。人住河西邊,田在河東邊。以前挽起褲腿蹚過河,年輕人也得七八分鐘。有…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沙地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提供哪些食物?發展沙地產業如何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
田間的斗渠。 總干渠來水經過分水閘后流入干渠。 張治龍,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海子灘鎮張家沙河村村民,是種了50多年地的老把式。 打今年起,每次下地前,他總是先繞一段路,往自家地的反方向走——“忍不住想…
8月10日,農歷七月初七,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之一——七夕節。 節日前后,2024年全國“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文化活動在全國多地展開。舉行集體婚禮、豐富創新民俗體驗、開展文藝展演……各具亮點、各有特…
今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新一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恩施大峽谷—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臨夏世界地質公園、龍岩世界地質公園、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和興義世界地質公園成功入選。中國擁有的世…
每晚,來自天南海北的觀眾伴著滿天星光,縱情歡歌——萬人星空演唱會,既是讓游客感到驚喜的新體驗,也是文旅發展的新機遇。 新場景造就文旅新機遇。採訪中,記者發現,這場沙漠中的演唱會,吸引游客的不僅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