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石化:精益檢修嚴守“綠色”底牌

近日,在蘭州石化煉油運行一部80萬噸/年重整裝置開工現場,工藝技術員石垣帶領崗位人員對預加氫系統開展第三次1.6公斤的氣密試驗,嚴防系統泄漏。
開工有序進行,環保措施嚴密“跟上”。裝置區域生產主任陳強宇說,參加過公司數次大檢修,這次的檢修“尤為注重環保”。
把清潔檢修、綠色檢修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體現,保証“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渣不亂倒、聲不擾民”。從6月停車檢修第一天起,蘭州石化就將環保優先理念貫穿於檢修全過程,嚴格執行大檢修環保管控措施,切實做好裝置開停工、檢維修全過程環境風險識別和評價,全力打好檢修“綠色牌”。
從細節著手,蘭州石化嚴格遵循《煉化企業檢維修污染防控管理規范》,逐級制訂切實可行的綠色檢修方案,嚴把裝置停工、退料、置換、檢修、開工等關鍵環節,對氣、油、渣、聲四大類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結合各裝置特點,完善每個階段重要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檢修過程中,蘭州石化重點落實好物料收集、密閉蒸煮、廢氣回收等措施,精細管控廢水、廢氣、固廢,確保“三廢”處置合規合法。同時,全面推行標准化、目視化、規范化管理,隨時清理、轉運檢修垃圾和廢舊物資,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持續打造清潔有序、綠色文明的檢修現場。
“一些能夠修整后再利用的廢舊零件、閥門等,我們還進行二次回收利用。”機電儀運維中心儀表三部主任錢芝忠表示,“不僅能減少檢修中廢棄物的污染,也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新技術的運用,也是此次助力綠色檢修的“利器”。蘭州石化在檢修中推廣應用密閉吹掃、鈍化清洗等先進的環保管控方法,通過實施全密閉吹掃,將裝置、管線余料全部回收處理,不放火炬、未排污水﹔採用化學清洗,消除裝置異味,實現“綠色”目標。
長達2個月的檢修中,蘭州石化始終將“精益”的精髓注入至環保管控中,層層進階環保管理,堅決實現零污染。截至8月8日,檢修的72套裝置全部按進度完成檢修任務,46套裝置成功開車,產品質量合格,環保工作全面受控,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色檢修”標准。
來源:中新網甘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