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州持續增綠護綠厚植生態底色

今年以來,臨夏州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依托國家儲備林建設、隴中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項目建設,科學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奮力建設生態良好的美麗臨夏,努力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的先行區。
著力高位推動,壓緊靠實責任。按照國家和省上要求,認真制定以造林綠化等為主要內容的19項林草重點工作方案,加快林草產業發展。建立“鄉鎮自查、縣級驗收、州級復查”三步鏈式管理機制,州委、州政府組成2個督導調研組,深入8縣市全方位開展實地督查,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問題﹔州林草部門組成8個督查指導組,深入造林一線抓進度、保質量、強服務。
完善工作機制,優化管理維護。扎實推進林長制,全州設立林長5031名、發布總林長令19個,各級林長巡林巡查42131次﹔對選聘的3598名生態護林員和1171名生態草管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與管護公司簽訂合同,開展后期灌溉澆水、補植補造等日常撫育管護工作,利用各種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推行生態建設的重大意義和顯著成效,引導更多群眾知曉、參與和監督,營造全州上下植綠愛綠護綠興綠的良好氛圍。
突出項目帶動,強化基礎支撐。精准謀劃入庫項目,目前全州共申報入庫各類林草項目74項,申請投資8.17億元﹔積極向國家和省直有關部門銜接匯報,落實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等4.03億元,同比增長18.5%。全州8縣(市)全部納入“十四五”國家儲備林建設范圍,規劃總投資66.18億元。
堅持多措並舉,持續擴大增量。科學推進荒山綠化,加大綠化美化工作。上半年,全州完成營造林23.23萬畝、佔年度計劃的66%﹔採取新建綠色通道綠化美化與綠色通道改造提升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公路綠化美化1218公裡,佔年度計劃的102%﹔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參與人數達109.5萬人次,建立干部職工義務植樹基地8個、1.16萬畝,鄉村義務植樹基地36個、0.7萬畝,“同心林”“青年林”“公益行”義務植樹基地10個、0.3萬畝,義務植樹707萬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