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發揮財政職能——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
九曲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2021年10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必須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山東省是黃河流域唯一河海交匯區,是下游生態保護和防洪減災的重點區域,在動能轉換、文化傳承等領域具備優勢,推動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潛力巨大。地方財政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方面如何積極作為?記者進行了探訪。
聚焦重點領域,強化財力保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為集中財力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落實,山東省統籌各類資金資源,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進入冬季,臨沂市蒙陰縣龍頭崮紅葉谷層林盡染。山頂覆蓋黃櫨、楓樹,山間梯田遍植蘋果、山楂等果木,山底建成生態護坡,可以賞紅葉、搞採摘,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蒙陰縣位於沂蒙山區腹地,借助臨沂市森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資金、市級林長項目獎補資金,縣域75%的荒山得到開發綠化,10多萬畝原來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變成了增綠、增產、增收的“三增田”。
放眼沂蒙山區,2021年啟動實施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以來,財政已下達各類資金24.66億元,完成投資40.34億元,累計完成生態修復面積3860平方公裡,覆蓋10個縣區。
生態保護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為強化生態保護治理,2021年以來,山東省財政籌集資金443.62億元,支持開展工業生產節水節能、生態文明建設等行動。
建設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水網,推進節約用水、高效用水,是保護黃河的重要舉措。聊城市東昌府區韓集鎮種糧大戶王立浩是田間“老把式”,他今年托管的5000畝農田,用上智能灌溉,僅澆地一項就省了10多萬元。
作為黃河流域唯一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2023年山東省籌集資金208億元支持現代水網建設,打好“四水四定”主動戰。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近2000億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項目,努力打造國家水網建設的省域范例,守護黃河長久安瀾。
為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加大投入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強化科技支撐。2022年以來省財政累計撥付高耗能產業結構調整資金5.62億元,支持退出生鐵產能1593萬噸、粗鋼產能1766萬噸﹔實施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等“十強縣”財政激勵政策,2022年—2024年,每年擇優遴選10個生態文明強縣,每縣給予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北范村的果蔬合作社大棚裡,村民們正在收取越冬菠菜,村民張波蘭忙得滿頭大汗:“剛賣完3大棚網紋瓜、3大棚西紅柿,頭茬菠菜又緊跟著上市了!”
近3年來,各級財政投入1.2億元用於楊廟社區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如今楊廟社區沿黃果蔬種植產業蒸蒸日上,糧食烘干基地、冷鏈倉儲物流等一批項目落地,農村電商、鄉村研學教育等新業態多點開花,社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11個村集體收入由2013年的平均3.6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20.5萬元。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沿黃百姓過上幸福日子。山東省財政部門以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抓手,持續增加涉農資金投入,統籌推進建設沿黃美麗鄉村、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后續發展等各項工作。2023年,省財政安排鄉村振興戰略資金762.86億元,其中省級資金365.4億元,比上年增長8.1%。
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深度挖掘黃河文化的精神內涵,山東省財政安排文化旅游領域等相關資金,支持淄博琉璃、德州黑陶、章丘葫蘆雕刻等非遺工坊創業興業,對東平湖三河六岸、濟南百裡黃河遺產帶等重點區域進行集中連片保護,打造黃河文化遺產廊道、推出“黃河入海非遺之旅”主題精品旅游線路……立足黃河歷史文化資源做優“文化經濟”品牌,切實守好黃河文脈根魂。
引入“金融活水”,推進財政金融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融合
強化財政支持、稅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價格政策支持,山東省財政部門積極創新實施財金聯動提升行動,推進財政金融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融合。
——利用政府債券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在超大直徑盾構機的轟鳴聲中,濟南市濟濼路穿黃北延隧道工程快速推進。“首次穿越黃河流域的一級水源保護地,還要橫穿三條鐵路線,工程難度大、工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發行政府專項債券資金20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對保証工程進度至關重要。”項目負責人說。
山東省率先在全國發行黃河流域生態環保專項債券、黃河流域引黃灌區水利建設專項債券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專項債券,債券發行金額254億元。今年以來,山東省已發行新增政府專項債券3330億元,為2000多個重點項目提供了強力支持。
——發揮基金引導作用撬動社會投入。
今年10月底,通過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省財政拿出的200多億元資金已撬動4996億元社會資本,支持1476個項目,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目前相關基金投資的上市企業已經達到96家,其中有50多家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構建起“基金引導帶動—企業發展壯大—孵化創新企業”產業發展生態。興証資本總經理助理王廣會告訴記者,通過山東省、濟南市、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三級聯動,組建了規模100億元的黃河流域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投資布局,支持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
——財政金融聯動“支農支小支微”。
山東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腦與類腦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初期,因產品研發投入大、測試驗証周期長等原因,公司面臨融資難題。在財政部門、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和銀行的全力支持下,公司很快獲得了銀行4000萬元的擔保貸款。政府性擔保貸款扶助企業一路“加速跑”,企業銷售額從最初不足1億元提升到2億多元。
山東出台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系統性財政政策,通過盤活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促進中小微企業順利融資,2023年1—9月,全省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1882億元,增長13%。“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效率的資源配置,財金聯動既符合市場規律,又直接普惠、公平有效,能夠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峰說。
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廳組織8家省屬金融企業,到青島、淄博、煙台等市,以及上交所、深交所、交通銀行總行等單位,開展“財金聯動助力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打好省市聯動、財金協同“組合拳”,為地方經濟引入“金融活水”。2023年,山東省發行新增政府專項債券平均投標倍數達到18.6倍,體現了市場的認可。
形成合力,加強協調聯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為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山東省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強化分工負責,加強協調聯動。2022年8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提出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資金引導保障機制等6個方面政策,聚力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用好經濟杠杆,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21年4月,山東、河南兩省政府在全國率先簽訂《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搭建起黃河流域首個省級政府間“全面覆蓋、權責對等、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自協議簽署以來,黃河入魯水質持續保持在Ⅱ類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標穩中向好。2022年,黃河干流山東段連續7年實現國控斷面Ⅱ類水體比例100%,黃河流域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100%。
為引導各地主動壓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山東省將環境治理成效與財政資金分配補償挂鉤,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向發力。目前省級財政累計清算收取減污降碳調節資金124.14億元,返還93.61億元,充分調動了市縣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積極性。
健全財政涉企資金“綠色門檻”制度,支持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山東省財政部門根據企業與綠色發展的相關性,實施差別化財政扶持政策﹔將節能、排污指標優於國家和地方標准、符合綠色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要求等7類情況的企業和項目列入優先支持范圍,對達不到國家和地方標准、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企業和項目,不予支持﹔出台《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為執行差異化財政支持政策提供了重要基准。
強化稅費政策調節。2019年,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水資源稅遠程在線監控管理改革試點,開發建設在線監控信息管理系統,累計為1.95萬戶取水企業免費安裝超聲波流量計2.37萬塊,實現取水信息實時顯示並自動核算稅額。在水資源稅有力引導下,全省用水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1%。
“完善水資源稅差別化征收政策、實施城鎮土地使用稅差別化改革試點等政策更加精准有效,增強了稅費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的促進作用。”臨沂市財政局法規稅政科科長蘇繼偉說。
推行政府綠色採購。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和智慧住建平台,發揮政府採購網上商城和青島試點平台優勢,打通交易難點堵點﹔創新“政府採購+”模式,深化財金聯動、財稅協同,發揮政策集成效應﹔利用建材下鄉等活動,提高政策知曉率……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政府採購綠色產品比例達到30%,黨政機關新能源汽車採購佔比達到100%,推進綠色採購量質提升。2023年1—10月,全省政府採購綠色產品13.63億元,佔同類產品採購額的比例達到82.3%。
李峰表示,山東省財政部門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財政體制機制,強化財政政策激勵約束,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