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甘肅臨洮縣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運行機制逐漸成熟——

及時准確傳遞群眾意見建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宋朝軍
2024年01月25日09: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及時准確傳遞群眾意見建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我站在高山,望著二畝洋芋花兒賽著牡丹……”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南屏山下,洮河之畔,一曲曲當地民歌婉轉悠揚,在廣闊山林中更顯清新。唱歌的幾個人來自臨洮縣南屏鎮鎖林村,都是農家樂的經營者。他們相約練習歌曲,以便接待游客。

“劃定了保護區,大伙兒的農家樂開得更踏實了,慕名而來的游客更多了。”來村走訪的南屏鎮人大工作人員宋琇說。

宋琇所說的保護區,源於去年4月1日起施行的黃河保護法。過去,在發展農家樂和生態保護之間,當地干部群眾也有困惑,但黃河保護法給他們指明了方向。實際上,他們不僅是法律的受益者,更是法律制定的參與者。

2015年7月,臨洮縣人大常委會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確立為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9年來,當地創新工作方式,有效發揮聯系點功能,及時准確傳遞群眾意見建議,助力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征集方式接地氣,加強與對口單位、重點人群的聯系

當地村民仍然記得之前的一場“雲對話”:那時正值黃河保護法(草案)征求意見,視頻一端是洮河畔的村民,另一端連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不少村民在河邊開了農家樂。如果保護范圍和經營范圍劃定不清楚,農家樂會無意識地踩到紅線。”宋琇說。一個多月時間裡,臨洮縣人大的工作人員進村入戶、調研座談,幾乎坐遍了全村人家的炕頭,走遍了所有農家樂。臨洮縣人大常委會收集村民意見上報后,這場“雲對話”在洮河邊設立了多個點位。

黃河保護法規定,依法設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據此,當地得以更加細致地劃定范圍,對部分農家樂進行了規范。在當地提出的19條意見建議中,有5條被採納。

9年來,臨洮制定完善“承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任務操作規程”“縣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規定”等16項制度,確保原汁原味地反饋群眾訴求。為了更接地氣,臨洮還建立專門機制,加強與對口單位、重點人群的聯系。

“征集方式接地氣,提出的意見建議才更有參考價值。”臨洮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映菊介紹,截至目前,臨洮共完成210部法律法規的立法建議征集工作,上報2317條意見建議,採納555條。

工作機制更順暢,調動立法聯絡員、信息採集員參與積極性

“整治農業污染能不能說得更明白?”“我來的路上就看見一個廢棄農藥瓶,這可不能馬虎!”……

此前,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開始征求意見時,立法聯絡員楊有義與村民們進行了討論。幾個小時下來,村民討論的大部分內容,都沒離開防治農業污染。“聯絡的關鍵在於動員參與,盡管大伙兒說不出‘法言法語’,但能通過立法聯絡員整理提出專業建議。”楊有義說。

在臨洮,和楊有義一樣的立法聯絡員還有104名,他們分布在縣直部門、社區(村)、高校、群團組織等4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除了法律草案征求意見時進行聯絡,立法聯絡員在日常村民“板凳會”、社區居民會議和入戶走訪中,都會及時了解情況。

一張木桌,幾杯熱茶,在龍門鎮東二十裡鋪村,村民們聊得火熱——“發展經濟沒有門路,有人帶帶我們就好了。”“我知道別的縣有一家合作社,就是外邊回來的鄉村能人帶動的。”

雖然不是專門討論某一部法律草案,信息採集員張震在筆記本上已經記錄得密密麻麻,其中有訴求、有建議,特別是村民關於鄉村發展領頭人的渴望,給張震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時,張震將建議分門別類,第一時間上交。

臨洮縣因地制宜,設置了1000多名信息採集員,他們分布在100個信息採集點裡。凡是涉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見建議,信息採集員可以及時聽取群眾反映。臨洮縣還與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政法大學等建立立法實訓實踐基地,不斷提高信息採集員隊伍的素質。

同時,當地依托18個“人大代表之家”,配合立法聯絡員和信息採集員制度,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層立法聯系工作網格。“搭建更加順暢便捷的工作機制,有助於高質高效征集立法建議。”臨洮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維山說。

普法宣傳常態化,不斷提升群眾法治素養

“付給”與“給付”,僅僅是語序的差別,在法律上有何不同?

在臨洮縣洮陽鎮椒山社區,立法聯絡員田豐和司法局同事拿著民法典,跟社區居民討論。不一會兒,居民給出了幾種不同答案,這堂普法課逐漸熱鬧起來。

“‘給付’更能體現出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更加注重對權利的保護,有別於一般的債權債務關系。”田豐說。4個多小時的普法宣講中,立法聯絡員講得生動,居民們聽得起勁兒。

2023年,田豐已經組織了10余次普法宣講。在臨洮縣,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人員組織普法宣傳已成常態。

不僅限於普法,臨洮縣還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與監督工作、執法檢查、工作評議緊密結合,協調各部門共同參與,基層立法聯系點的綜合工作效能不斷提升。

“目前我們彩陶文物保存的條件怎麼樣?”“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有什麼?”……2024年元旦剛過,一場執法檢查活動在臨洮縣博物館裡展開。馬家窯文化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臨洮縣馬家窯村被首次發現,並以彩陶著稱於世。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草案)征求意見時,臨洮縣提出增加“安全保護設備和人員”的內容,被順利採納。此后,臨洮縣人大常委會定期聯合文旅部門、文化研究院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進行監督檢查。針對馬家窯、辛店、寺窪等文化遺址,臨洮縣匯總群眾訴求、專家建議,結合文物保護的需要,積極參與到《定西市馬家窯辛店寺窪遺址保護條例》的制定中。

9年來,臨洮縣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的運行機制逐漸成熟。截至目前,甘肅已建立省市縣三級基層立法聯系點198個,各聯系點建立的立法聯絡點超過1500個,發展立法信息採集員2萬余名。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5日 第 11 版)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