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11 16:20)
八達嶺長城站站房。 本報記者 雷 聲攝 八達嶺長城站安裝了近百米長的扶梯,垂直高度42米,相當於一幢10多層高的住宅樓。圖為八達嶺長城站超大扶梯。 本報記者 蔣雨師攝 改建后的北京豐台站。 本報記者 張武軍攝 祁連北麓海拔3108米,戰高寒、平凍土,建設海拔最高高鐵站﹔長城腳下地下102米,挖隧…[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07 21:34)
“最近生意好得很。”今年34歲的劉國寧,來自甘肅省慶陽市環縣,2015年返鄉創業后,在拼多多等電商平台銷售環縣本地的灘羊肉、黑山羊肉。這些年,他所在的公司年銷售額從起初不足50萬元,到2022年已突破1億元。“科技賦能,讓村子的山羊通過電商平台,銷往了大山外。”劉國寧說。 在環縣傳統的羊肉產銷鏈…[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07 21:30)
體育強則國家強。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探討如何更好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編 者 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 周珊珊 前不久落幕的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健…[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07 17:27)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從良種、良田、良技等多維度聚焦糧食安全,為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凝聚智慧與力量。 ——編 者 糧安天下,種為…[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06 21:48)
扶持和引導鄉村產業帶頭人,要巧用善用,將其自身特長和本地需求充分結合,才能激活產業發展活力,匯聚鄉村振興合力 窗外,新雪初降﹔屋內,近千隻大紅燈籠井然排列。甘肅省平涼市庄浪縣宮燈產業園裡,宋小霞在為村民進行紅燈籠制作工藝培訓:“洒金要厚薄有度,燙金要光澤明亮。” 宋小霞是當地宮燈產業的帶頭人…[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2-06 00:17)
土壤生物要生存,就需要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它們通過地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土壤生物活躍程度的表征,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 今年12月5日是第十個“世界土壤日”。土壤本身是復雜的生態系統,可為土壤生物提供多樣的生存環境。你知道嗎?我們平時不怎麼留心觀察的土壤是…[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12-04 16:02)
一入甘肅庄浪,就被層層疊疊的梯田吸引,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梯田王國”。夏季,梯田就像多彩的絲帶。入秋以后,梯田上“交織”著兩種顏色:紅色和金色。紅色是挂在樹上的蘋果,當地人叫“紅果果”,紅扑扑的看著喜人。金色是埋在地下的馬鈴薯,庄浪人稱“土蛋蛋”,黃澄澄的散發清香。 現如今,庄浪人把這“紅果果”“…[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1-29 09:16)
空氣清冽、地面整潔,初冬時節,走進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紅堡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新修的鄉村大舞台上,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紅色藝術團正在演出。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會寧和將台堡勝利會師,長征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世代相傳。 近年來,紅堡子村將紅色資源轉…[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1-28 17:00)
冬日暖陽透過玻璃窗,照在辦公桌上。上午9點,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通遠鎮青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把祖平拎起一箱牛奶,徑直朝脫貧戶老火家走去。 常年在外務工的老火,前陣子剛回村。得知消息,把祖平決定第一時間上門走訪。他近來一直忙著採集脫貧人口的收入信息,隨身帶著“政策一頁通”,上面印著就業補助、農…[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11-27 21:43)
“兩個小時前進門,想著這案子前后得花個一兩年。現在出門,還有點不敢相信,錢就要拿回來了。”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走出市綜治中心訴調對接服務大廳的趙先生很滿意。趙先生和朋友之間有10多萬元的債務糾紛,多年未能解決。這次,在訴調對接服務大廳調解員的耐心幫助下,雙方現場就達成了協議:對方同意還錢,趙先生也同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