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安置點上升騰的希望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2024年02月02日21:19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安置點上升騰的希望

臨近春節,走進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板房安置點,迎春的燈籠高高挂起,身穿新衣服的小朋友追逐嬉戲。在“文化活動室”裡,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問老師粘貼在書架上的“福”字是什麼意思,王艷艷老師溫柔地告訴他:“福就是幸福,新的一年,我們要努力創造更多的幸福。”

王艷艷是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1月15日學校放寒假的當天,她就和共青團積石山縣委取得了聯系,希望發揮幼教特長,照看安置點的孩子們。在積石山縣,她每天早晨8時就和小伙伴們准時從縣城乘車,經過大約一個小時來到陳家村安置點,為孩子們輔導寒假作業,開展一些公益活動。

共青團積石山縣委副書記任小斌說:“進入災后重建階段,我們發出倡議,鼓勵返鄉大學生為家鄉出一份力。目前,已有300多名當地大學生志願者,分布在233個安置點,從事舞蹈、音樂、科普、繪畫、足球、籃球和一些戶外活動的教學。”

11歲的馬婷是大河家鎮梅坡村六年級的學生。他的爸爸馬花英告訴記者:“馬婷是一個特別懂事且愛學習的孩子,地震前,獎狀貼滿一面牆,地震后,房子成了危房,我把這些獎狀從牆上小心翼翼揭下,整齊地保存在一起。”記者粗略數了一下,有20多張。

“電焊,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希望的火種,它能照亮受災群眾重建家園的道路。”陳家村災后重建焊工培訓班負責人、退伍軍人楊學元告訴記者,“培訓班15天為一個周期,目前,第一批50名學員已經開班10天。為了鼓勵大家學習,培訓不僅免費,每人每天還發放30元補助。”

楊學元開辦的隴南康縣職業技術培訓學院,開設有鋼筋工、電焊工、架子工、抹灰工等多個工種,現有100多名培訓老師,他告訴記者:“在積石山初步打算開設7個班,每個班50人。隻要需要,隨時可以開班。”

下午天色漸晚,當天的培訓臨近結束,學員麻南乃遲遲不肯離去。他說:“多學一門技術,就多一條出路。”

麻南乃的愛人也在一路之隔的家政服務培訓中心學習擦玻璃、做飯、看孩子、陪護老人等家政服務技能。地震給家裡帶來了經濟損失,麻南乃一家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找到一份好工作,把家園盡早重建起來。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