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舒展綠色生態走廊新時代畫卷(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②)

董洪亮 王錦濤 戴林峰
2024年05月01日10: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舒展綠色生態走廊新時代畫卷(新時代河西走廊見聞②)

穿行河西走廊,當地干部群眾講述最多的是新時代生態之變、發展之變:

以前風沙吹人跑,今天人們追風逐日,戈壁荒漠成資源,長出片片“光伏海”。

以前大水澆地,現在滴灌澆苗,農作物畝均用水量較10年前少了一半多,產量增、效益漲。

以前人們擔心民勤縣成為第二個羅布泊,民勤人久久為功治理沙漠,今天已是種綠、擴綠、護綠並舉。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

干涸了300年,位於敦煌市境內疏勒河下游尾閭的哈拉奇湖今日再現碧波蕩漾,成為河西走廊西端的“明珠”。

新時代,疏勒河流域生態持續向好。過去10年來,疏勒河累計向下游輸送生態用水50億立方米。

波光粼粼,塔影輝映,玉門新市區的中國邊塞詩展覽館四面環水,得益於疏勒河綜合引水工程。

曾經“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邊塞荒灘,如今成為玉門市文化地標。不少孩童在此誦讀經典,春日徜徉其間,詩與遠方美好邂逅。

誰能想見,10年前的玉門老市區還是另一番情景:疏勒河支流石油河穿城而過,經年累月的透支性開採,給大地留下道道疤痕,河灘殘渣堆積、河面浮油黢黑,水質一度淪為劣Ⅴ類,氨氮超標3.8倍。

治水,喚回疏勒河的生機。2013年以來,石油河玉門段生態護坡等4個項目列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庫,總投資5.36億元並逐年實施。如今,石油河水質恢復至Ⅱ類,長60多公裡的石油河谷變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節水,讓每一滴水都精准“解渴”。年均降水量不足70毫米,蒸發量達2800毫米以上,疏勒河流域極端干旱。過去,農業大水漫灌,“跑冒滴漏”浪費嚴重。2014年7月,甘肅被水利部列為7個水權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同年啟動實施總投資91.7億元的河西走廊國家級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年新增節水量10.5億立方米。

春灌正當時,步入玉門市昌馬灌區,一條條滴灌帶宛如“毛細血管”,田間地頭裝有水位計,每5分鐘採集一次流量信息,農戶掏出手機即可查詢。目前,疏勒河流域常規節水灌溉面積達107萬畝。

昔日大漠孤煙,如今良田萬頃,背后是從土壟溝渠到數字孿生的跨越。2022年4月,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中心被水利部列為全國首批“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先行先試”試點。新發展理念融入實踐,助力疏勒河建成國內首個大型灌區信息化工程。

一條大河出冰峰,溯流而上千余裡,直抵白雪皚皚的祁連山深處,這裡是疏勒河的源頭,更是河西走廊綿延“生命線”的起點,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河西走廊三大內流水系均發源於此。

2017年以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144宗探採礦項目全部關停退出。如今,滿山蒼綠,千年山丹軍馬場草原恢復元氣,發展生態游、種植養殖多樣化經營,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

探索碳匯交易,讓“高顏值”加速變成“好價值”。張掖在甘肅率先開展林業碳匯和草原碳匯交易,已完成35.1萬畝林業碳匯和400萬畝草原碳匯交易,實現淨收益7450萬元。張掖市以林草碳匯交易所得作為啟動資金,設立甘肅首個市級綠色產業發展基金,首期規模1.7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被指數、植被覆蓋度、植被生產力,均較2017年增長7%以上,勾勒出河西綠色生態走廊壯美詩篇。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1日 第 03 版)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