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水青山成為肅南發展的底色
立秋時節,祁連山下的肅南縣隆暢河畔水清岸綠、草木蔥蘢。
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博物館,這裡陳列著各類古生物化石和動植物標本,向參觀者展示著祁連山生物多樣性的精彩和神奇。
“這裡收集了祁連山動植物、礦產等各類自然標本1000余件,為觀眾‘零距離’接觸生態和沉浸式體驗祁連山自然之美提供了平台。”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博物館講解員李夢皎說。
近年來,肅南縣全面加大祁連山生態保護力度,先后實施甘肅省祁連山北麓生態環境水源涵養林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退化草原修復治理、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博物館建設等工程,雪豹、藏野驢、白唇鹿、岩羊等大型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上升,成為當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有力証明。
每年夏天,隨著氣溫升高,山區牧草逐漸豐美,牧民們會將牛羊從冬春季牧場轉移到海拔更高、氣候更涼爽的夏季牧場,讓牛羊能夠享用到充足的牧草。秋季,氣溫下降,牧草減少,牧民們又會將牛羊遷回冬春季牧場,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減輕天然草原放牧壓力,我們通過實施草畜平衡、輪牧休牧等科學養殖模式,既保護了草原生態,又促進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肅南縣林業和草原局高級畜牧師祁曉梅介紹,通過實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現已引導農牧民走出了一條“天然放牧+舍飼養殖+異地借牧”相結合的畜牧業轉型之路。
在肅南縣的河流與湖泊之畔,總能看見河湖長們巡河的身影。正是在河湖長們兢兢業業的努力呵護下,全縣河湖生態持續改善,在維護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和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強化河湖長制工作中,全縣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河湖4682人次,巡河率達60%以上﹔持續推進打造新時代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標杆工作,截至目前,全縣節水器具普及率達85%以上,全縣再生水利用率達46.29%。”肅南縣水務局節水型社會建設中心主任李春林說。
近年來,肅南縣堅決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抓好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生態文明示范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截至目前,肅南縣1102.26萬畝草原禁牧、989.64萬畝草原實行草畜平衡,全縣水土保持率達84%、天然草原植被蓋度達70.3%、森林覆蓋率達10.41%,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9%,獲批全國首批50個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之一,探索建立全國首個內陸河流域水生態補償機制,首批160.6萬畝林草碳匯項目獲得交易資金1360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