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反對浪費的思想關(人民論壇)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提出“牢固樹立增產必須節約、節約就是增產的意識,堅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緊盯不放,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認識到位。思想認識越透徹,行動落實就越堅決。把牢反對浪費的思想關,就要從認識層面厘清一些關系。
增產與節約的關系。“柴堆堆經不住兩頭抽,青石缸經不住水眼漏。”節約就是增產,節流就是增效﹔把增產做實必須厲行節約,開源的同時要做好節流。之所以強調從生產、儲存、運輸、加工、消費等各環節減少浪費,是因為浪費是質量、效率和動力的大敵,也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國家節用裕民,企業降本增效,全社會促進糧食節約減損,正是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義務與自由的關系。好好的食物浪費掉,不僅情感上、道義上說不過去,法律上也不允許。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在遵規守法問題上,容不得犯糊涂、裝糊涂。反對浪費揮霍不僅是道德倡導,更是法律義務。無論是糧食安全保障法還是反食品浪費法,都有明文規定。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道德的力量在於踐行。人人以法律為遵循、以美德為指引,才能獲得高尚的生活和真正的自由。
外部約束與內生動力的關系。無論有沒有外界的督促和監管,我們都應當自覺養成物盡其用、防止浪費的良好習慣。在食堂當著眾人不浪費,在家裡吃不完就扔掉﹔為圖優惠多湊單多消費,超出實際需求隻能浪費……摒棄“少我一個沒關系”“浪費一點不要緊”的念頭,提前謀劃好實際需求,才能讓節約上升為理念、外化為習慣、熔鑄為自覺。
個人選擇與公共福祉的關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永不過時。個人浪費不僅消耗自身財物,更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同樣,反對浪費,既是為了把小日子過得更好,也是為國家社會謀,為子孫后代計,其中不僅有經濟賬、家庭賬,更有政治賬、長遠賬。全社會提升糧食安全意識,形成節約糧食風尚,安全發展就更有保障,國家興旺就更有根基。
以儉素為美,不僅是精神文明層面的價值追求,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支撐。14億多人過上現代化生活,不能靠生產消費盲目擴張,要走資源節約、能源低耗這條道。
行動起來才有美德,傳遞開來才成風尚。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事,起而行之,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