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敦煌文化年輕起來(新語·文化強國名家談)
敦煌,是一座說不盡的文化藝術寶庫。壁畫中飄逸的飛天、瑰麗的色彩,月牙鳴沙之間的氣息和溫度,無不令人心生向往。12月7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創作的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上演。這部劇從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中汲取藝術靈感和創新能量,通過講述1935年的敦煌學家常書鴻先生和生活在2035年的敦煌數字研究中心青年張燃的故事,展開跨時空對話,呈現一代代敦煌人的匠心傳承。
讓敦煌文化年輕起來,這是創作的起點,也是我們真摯的期盼。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家話劇院藝術家的回信中說,“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踐行藝術為民的崇高使命,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是文藝創作的不渝追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當代中國人尤其是文藝工作者的文化自信,源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源自“兩個結合”。在國潮興起的今天,我們要挖掘並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尋找與時代的契合點,借助戲劇的方式和當代觀眾進行連接。
敦煌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展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近年來借助“數字敦煌”,文物正在“走出”洞窟讓更多人看到。飛速發展的數字技術,同樣可以賦能舞台創新表達,挖掘和展現戲劇內涵和藝術魅力。《受到召喚·敦煌》融合話劇、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突破傳統舞台限制,搭建多空間多線性敘事結構。同時,這部劇結合了即時拍攝、5G技術、人工智能、3D特效等,以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來展現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
“藝術+科技”的融合,並非為了吸引眼球,而是要對經典藝術進行轉譯、轉碼,營造沉浸感的戲劇空間,讓觀眾更好地感受敦煌的大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實現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文藝舞台蘊藏著巨大潛力。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蘇堤春曉》今年4月首演當天,就嘗試用5G傳輸方式聯動6個城市,讓六地觀眾同時看到演出。
推動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持續迸發,離不開扎根生活、潛心創作。今年5月,《受到召喚·敦煌》主創團隊前往甘肅敦煌進行創作採風。在與敦煌研究院員工座談交流中,主創們對“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有了更深認識。在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主創們感受古老和現代的融合交織。國家話劇院青年演員、《受到召喚·敦煌》主演張藝興感慨,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青年演員要努力用藝術創作致敬燦爛的敦煌文化。行走在敦煌莫高窟,我們的心靈被深深觸動,更堅定了創作一部兼具思想深度和藝術高度的作品的決心。
守傳統文化之正,創時代表達之新。我們希望通過守正創新的文藝探索,喚起更多人對敦煌的向往之心,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悠久傳承和生生不息,從綿延千年的敦煌文化、代代傳承的莫高精神中汲取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把歷經滄桑留下的中華文明瑰寶呵護好、弘揚好、發展好。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子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千余年前,古人以匠心妙手開鑿洞窟、繪制壁畫、雕刻彩塑,為全人類留存了一座文化藝術寶庫。今天,我們要以文藝的力量,參與到敦煌文化藝術的傳承弘揚中,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中華文脈。
(作者為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編劇、導演,本報記者陳圓圓、王玨採訪整理)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10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