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建筑學人共話20世紀文化遺產觀

2025年01月03日1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建筑學人共話20世紀文化遺產觀

本報電(賈逸瀟)日前,由北方工業大學、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主辦的“建筑文化學術沙龍”在北京舉辦。活動以“建筑學人應具備20世紀遺產觀”為主題,聚焦建筑設計、創新遺產與高校教育等議題,旨在推動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創新,探索行業、高校與社會如何在學術交融中構建中國建筑文化自信之路。

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庄惟敏作了題為《中國南極科考站的遺產價值》的報告,深入探討了20世紀建筑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他表示,極地科考背后蘊含科學研究價值、環境保護價值、國際合作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等,呼吁各界予以更多關注。

在學術沙龍環節,多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對於20世紀建筑遺產觀的思考。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祁斌認為:“建筑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構筑,更是時代文化與技術的結晶。對建筑遺產的保護,不僅是對歷史的敬仰,更是對未來的責任。”

與會專家還探討了如何對建筑遺產進行更好的保護與活化。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葉依謙分享了建筑活化項目的經驗,強調活化應注重建筑遺產與現代功能需求的結合。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總建筑師王振軍以首鋼園區為例,分享了平衡歷史保護與現代需求的心得。

此次活動不僅深化了與會者對建筑遺產保護的認識,也為未來建筑設計和城市發展提供創新思路。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金磊表示,建筑遺產研究的意義正在從單純的技術呈現向深層次的文化理念表達轉變。

此外,多位與會學者參與編撰的學術著作《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論綱》首發於2024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目前正在推進版權出海事宜。這不僅展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的關注,也體現了中國現代建筑在全球視野中的價值。

(責編:高翔、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