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市星海湖從追求水域面積到講求綜合治理——
湖面不貪大 生態好起來
“老馬,在辦公室嗎?給你送條魚。”
又來送魚?接到劉金陽的電話,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水務局高級工程師馬忠平頓時緊張起來。
畢竟,劉金陽上次送魚,是氣沖沖而來。
那是2018年夏天,位於石嘴山市的星海湖發生“翻塘”,魚類因水質惡劣成片死亡。住在附近的劉金陽被滿湖腐臭熏得受不了,他用網兜撈起條死魚,跑到市水務局討說法。
“看看,好好的湖,咋弄成這樣!”一進馬忠平的辦公室,劉金陽把魚扔到地上。
“之前的治湖思路行不通……”馬忠平解釋。
星海湖由黃河古河道窪地形成,是攔蓄賀蘭山洪水的重要屏障。因淤泥增多,加之西北內陸干旱地帶蒸發量大,庫容和面積在本世紀初急劇縮減。2002年起,石嘴山市每年引2000萬立方米黃河水“搶救”星海湖,將湖面擴大到23平方公裡。
劉金陽不解:“年年補水,咋還出問題?”
“湖面大,蒸發量也大。”馬忠平邊科普邊解釋,“黃河水裡淤泥、鹽分多,星海湖又是缺乏流動的‘死水’,導致水質由此前的Ⅲ類下降到了劣Ⅴ類。我們也著急。”
“‘翻塘’可不是一兩回了,總得有個辦法。”臨走,劉金陽念叨著。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有機整體,堅持系統觀念是解題關鍵。轉變思路,反復論証,石嘴山市確立新的治湖路徑:從單一的水域維持,轉向整體生態系統綜合治理。湖區面積不再一味求大。
幾年下來,星海湖水清了,一些水上賽事也到這裡舉辦。
前陣子,劉金陽的兒子參加槳板比賽,成績名列前茅。獎牌上恰好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魚,這讓劉金陽想起送魚的往事。於是,他打算把這“魚”送給馬忠平,順便問問湖是咋治的。
“反正不遠,咱們去走走!”問清原委,馬忠平拉著劉金陽來到湖邊,“現在進湖的水都是污水廠處理過的中水。”
“那夠用嗎?”劉金陽疑惑。
“我們重新做了規劃,把湖面縮小了一半。‘瘦身’后,湖水蒸發量減少,補水量也減了一大半。”馬忠平回答。
系統治理,不能隻補水,還得考慮生態淨化。原湖岸和“縮湖退水”區域種了菖蒲、蘆葦等植物,並新設泵站促進湖水流動。
“新增植被4500畝、植物品種近百種。”馬忠平說出一組數據,“星海湖水質好多了,湖區鳥類也由2015年的55種增加到80余種。”
說話間,幾隻紅嘴鷗掠過湖面。
馬忠平還告訴劉金陽一個好消息:“‘瘦身’后水位下降,防洪庫容增加了近千萬立方米。”
“從追求水域面積到講求綜合治理,你們解決了大難題!”劉金陽把獎牌展示給馬忠平看,“這條‘魚’其實是對你們的感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