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特別關注

汲古潤今激活創新基因(人文茶座)

張 賀
2025年02月04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汲古潤今激活創新基因(人文茶座)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緣於創新的力量。從絲綢到陶瓷,從天文到航海,從造紙到火藥,從諸子百家到百花齊放……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創新史。

中華文明自誕生之初,便深植著創新的基因。伏羲發明八卦,教民結網捕魚﹔神農教導耕種、嘗百草發明醫藥﹔燧人氏鑽木取火,開啟了人類對自然的初步掌控﹔黃帝發明指南車,顓頊制定天文歷法,帝嚳創立禮樂制度……這些遠古傳說中的“聖人”不僅道德高尚,更因發明創造造福蒼生而被后世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文明肇始於創新,正是創新精神使中華民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應時處變,以智慧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持續發展壯大,並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貢獻重要成果。

英國科技史學家羅伯特·坦普爾在《中國:發現與發明的國度》一書中認為,歷史上中國的創新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代世界很大程度上正是在中國發明創新的推動下誕生的。他指出,船尾舵、羅盤和多重桅杆的引進,使哥倫布得以航行至美洲,開啟地理大發現時代﹔馬鐙的應用成就了歐洲的騎士時代,而騎士時代也因火藥的出現而畫上句號﹔造紙術與印刷術的傳播,讓歐洲從手抄本時代躍入書面文獻廣泛流傳的新時代。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更是高度評價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認為這三種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產生的力量與影響超越了任何帝國、宗教或赫赫有名的人物。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流淌著創新基因,中華民族的創新精神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成果豐碩、影響深遠,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我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基因,培育創新文化,弘揚創新精神。

首先,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基因。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等創新基因,蘊藏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中,無數發明創造是創新基因的生動載體。我們應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創造,把中華歷史文化中的創新故事弘揚開來,增強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把歷史文化資源轉化成激勵探索創新的力量。

其次,應精心培育創新文化,營造以創新為榮、獎勵創新的文化氛圍,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讓崇尚科學、追求創新成為全社會的風尚。古今中外的歷史証明,一種文化是保守還是進取,是封閉還是開放,是自由還是僵化,對於創新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我們應培育創新文化,使創新者敢於奇思妙想,敢於探索,不怕失敗﹔使創新者敢於標新立異,不拘一格,百花齊放﹔使創新者敢於突破束縛,創造力充分涌流。

第三,應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把創新精神融入干事創業的全過程,讓創新成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將創新精神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特別是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一代代科學家心系祖國、胸懷人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探索創新、勇攀高峰的故事。同時,加強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懷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

創新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民族進步的動力。傳承創新基因、培育創新文化、弘揚創新精神,中華民族一定能繼續以自己的方式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責編:邵蘭、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