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健康中國 奮發有為)

本報記者 王美華制
常見的流感為什麼會造成嚴重后果?哪些人群是流感重症高風險人群?如何最大程度防范風險?近日,多位專家給出了解讀和建議。
流感危害遠超普通感冒
流感的全稱是“流行性感冒”,由於其中有“感冒”兩字,很多人誤將其等同於普通感冒。實際上,流感的危害遠超普通感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強調:“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從來不是貓。”這句話生動地說明了流感與普通感冒的本質區別。
“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傳染性強、起病急,症狀更嚴重,潛在危害更大。”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一民介紹,流感不僅影響呼吸道,還會引發全身性的症狀,如高熱(一般會超過38.5攝氏度)、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乏力和食欲減退等,還可能引發肺炎、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傷、肌炎和橫紋肌溶解、休克等並發症。其中,肺炎是最常見的並發症,少數重症病例病情進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
哪些人患流感后易發展為重症?
王一民介紹,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5歲以下兒童、妊娠期和圍產期女性、肥胖人群、免疫力低下和有基礎疾病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患重症風險高。這些人群一旦懷疑流感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根據既往監測結果,我國流感流行期大多是在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或3月。”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表示,在流感流行期,個人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就醫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口罩,接觸公共設施后及時洗手或做好手消毒。此外,家庭和公共場所也要做好清潔、消毒,家中如有高齡老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應注意防止將病毒帶回家,去養老場所探親訪友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外,建議大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充足睡眠、合理飲食、不暴飲暴食、適量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陳操提醒,發熱或咳嗽時不要帶病參加聚會,外出歸來要換洗衣服,隨身攜帶紙巾、消毒濕巾、免洗洗手液等。
症狀嚴重時勿拖延就醫
出現流感樣症狀時,如何判斷得了流感還是普通感冒?
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首先從流行病學史看,在流感高發的冬春季節,如果出現流感樣症狀,特別是密切接觸流感病例之后,出現高熱、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狀,很可能是感染了流感,而普通感冒一般沒有明確的傳染源﹔其次從症狀看,流感症狀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攝氏度以上的發熱,除了咳嗽、咽痛,還會有明顯的全身症狀,如頭痛、肌肉酸痛、特別乏力,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熱或中等程度發熱,還有人不發熱,症狀比流感輕,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噴嚏。
“得了流感,並不都需要去醫院。”李侗曾表示,症狀較輕的居家隔離即可,使用一些解熱鎮痛、祛痰止咳的藥物,一般7天左右可以康復。但是,如果出現39攝氏度以上的高熱、使用退熱藥物效果不佳,或有劇烈咳嗽、呼吸急促、胸悶、憋氣等嚴重症狀,或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意識模糊,需要及時就醫。發病后如果超過5天症狀沒有緩解趨勢,也要及時就醫。
王一民表示,一旦確診感染流感,應盡早服用抗病毒藥物。發病后48小時是流感治療的黃金期,此時病毒復制活躍,及早用藥能盡早改善症狀,縮短病程,還能減少重症的發生概率。同時,還需要對症治療,比如出現高燒時要使用退燒藥、出現劇烈咳嗽時用鎮咳藥。
“流感不是細菌感染,抗生素對其無效。”李侗曾提醒,居家休息隔離期間,要注意合理用藥,避免濫用抗生素。
近期網絡上流傳著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土方”,如家裡放洋蔥能吸附病菌、病毒,熏醋能殺菌等。對此,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文慧表示,這些說法缺乏明確的科學依據。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是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因此較為科學的防控方式是開窗通風、避免聚集、科學佩戴口罩等。
避免依賴單一“明星藥”
1月22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5年版)》。新版流感診療方案明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我們一般建議大家在流感流行季來臨之前接種流感疫苗,但是對我們個體而言,隻要還沒有感染,我們就可以通過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減少感染、減輕症狀、縮短病程、顯著降低發展為重症和死亡的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王大燕表示,接種疫苗后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產生具有足夠保護效果、足夠保護水平的抗體,因此即便接種了流感疫苗,也仍需注意採取防護措施。
據了解,流感疫苗接種單位常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綜合醫院。衛生健康、疾控部門會公布轄區接種單位名單,公眾可就近、就便前往接種。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流感診療方案明確了我國目前已上市的對流感病毒敏感的3種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RNA聚合酶抑制劑和血凝素抑制劑,具體包括奧司他韋、帕拉米韋、扎那米韋、瑪巴洛沙韋、法維拉韋、阿比多爾。
對比2020年版方案,新版診療方案新增瑪巴洛沙韋、法維拉韋兩種藥物,刪除了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兩種藥物。
對此,李侗曾表示,瑪巴洛沙韋是一種RNA聚合酶抑制劑,2021年在我國獲批上市,目前用於5歲及以上人群抗流感病毒治療。李侗曾提醒,治療5歲以下的流感患兒仍應使用奧司他韋,孕婦和哺乳期女性抗流感病毒治療也不建議使用瑪巴洛沙韋。此外,流感治療需科學用藥與充分休息結合,避免盲目依賴單一“明星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