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理論·時評

為什麼說“信心在當下也在未來”?

本報記者 陳圓圓
2025年02月12日10: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什麼說“信心在當下也在未來”?(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我們這一代人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孩子要撫養,都說經濟下行壓力大,增收、加薪,房貸、車貸,方方面面,任務不輕。新的一年,減壓提氣,信心在哪裡?

——人民網網友1*********7

信心在哪裡?在當下,也在未來。

票房超150億元!今年,中國電影市場強勢開場。其中,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中國電影票房、中國影史觀影人次、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三榜榜首,持續刷新紀錄。

哪吒,這個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的少年,正從陳塘關沖向全世界。

去年底,外交部發言人祝賀《黑神話:悟空》獲全球游戲大獎,實現中國游戲史上“零的突破”。

有玩家激動地表示:“游戲裡,我在美國西部騎過馬,在歐洲當過海盜,現在終於可以回到家鄉,做自己的英雄。”

如此沛然的自信,令人感慨。

國產電影和國產游戲是經濟大潮中的浪花。創新的時代,逐浪的風口,有人收獲喜悅,有人掩藏遺憾,但回望來時路,擁抱新一年,依然一路向前。

向內看,我們從“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中走來,2024年走出了“前高、中低、后揚”的運行態勢,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彰顯大國經濟強勁韌性。

橫向看,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2.8%、歐盟0.8%,全球經濟預計增長3.2%。而中國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姿,以超大規模市場之能,以5%年度增速之勢,風景這邊獨好。

這其實是一種“加速度”。

國產大飛機C919累計承運旅客突破100萬人次,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超1000萬輛,快遞年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0萬列……活力中國的數字流量,為這艘經濟巨輪“續航加油”。

這也許是一種“反差感”。

高鐵上鍵盤聲電話聲此起彼伏,街巷裡外賣小哥忙碌送餐,熱門展覽一票難求,人山人海的火車站“藍牙耳機都連不到自己的手機”……今天的中國如此神奇,透過“吵”“亂”“擠”,總能看到“拼”“燃”“潮”。

這蘊藏著一種“辯証法”。

一方面,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新舊動能轉換的語境下,挑戰從未“離場”。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優勢始終“在場”。動能轉換、破舊立新,“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更加亮眼的開局提升信心“含金量”。

這體現為一種“年輕態”。

社交平台上,“這屆年輕人被中式美學圈粉”話題火爆,折射出Z世代消費個性化、文化自信具象化。穿新中式服裝、買文創冰箱貼,優秀傳統文化為超2萬億元規模國潮經濟注入底氣。網絡文學、微短劇反向輸出,平視世界的一代濾鏡祛魅。從“爾濱”雪花到泉州簪花,“種草”經濟滋養文旅產業。奔涌的“后浪”,正成長為大國向前的“熱浪”。

筑基、蓄能、增勢,信心不是憑空而來。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浸潤、近代以來上百年的隱忍、改革開放40多年的厚積,在新時代偉大變革中勃發。金融危機、經貿摩擦、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國人從不缺百折不撓的韌勁,無論物質的角力,還是精神的對壘,縱有低谷終能“越過山丘”。

信心絕非盲目樂觀。把握好預期與目標的撐杆跳,充盈著“跳一跳能夠得著”的工具箱,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當下越有耐心。

無論是“斗罷艱險再出發”的悟空,還是“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的哪吒,奔忙在開赴新命之路,既是時代命題,也是人生課題,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束微光都熠熠生輝。

“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歷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

中國式現代化,是宏大敘事,也是生動故事、長期敘事。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責編:高翔、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