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
——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②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鞏固來之不易的反腐成果,必須准確把握腐敗階段性特征和變化趨勢,更新和升級反腐對策,既嚴厲懲治具體的腐敗行為,也著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如此嚴肅認真地對待自身建設,如此高度自覺地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推進自我革命
搬到同一個小區,聘用同一個保姆,先熟絡感情,再勾兌利益……前不久播出的反腐專題片《縱深推進——貴州正風肅紀反腐》中,一個行賄者竟以如此方式“圍獵”自己的“發小”,鋪墊之久、用心之深,令人吃驚。
不法分子不擇手段、變著花樣展開“圍獵”,對黨員干部是個長期考驗,一次不慎,就可能陷入泥淖。近年來,一些干部因此落馬。可見,誘發腐敗的“污染源”依然存在,清除腐敗這個最大威脅任重道遠。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嚴峻復雜。腐敗存量尚未清除,增量還在持續發生,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任務仍然艱巨繁重。”這一重要論斷,是對反腐敗斗爭新情況新動向的精准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反腐敗斗爭還遠未到大功告成的時候。
從現實情況看,腐敗與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2024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87.7萬件,其中涉及省部級及以上干部73人,紀檢監察干部3375人。高壓態勢之下,仍有人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舊患尚未根除,新型腐敗、隱性腐敗的挑戰又擺在面前。
從認識層面看,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行為仍在干擾人心。官本位、特權思想等腐朽觀念影響尚存,拉關系、走后門等文化糟粕仍有市場……一些腐敗現象樹倒根存,稍有懈怠就可能死灰復燃。
今天的反腐敗斗爭,已進入深水區。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貪腐方式不斷改頭換面,貪腐行為更加復雜隱蔽。鞏固來之不易的反腐成果,必須准確把握腐敗階段性特征和變化趨勢,更新和升級反腐對策,既嚴厲懲治具體的腐敗行為,也著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風腐同查同治。”這一明確要求,直指現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新形勢下推動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深化指明了實踐路徑。
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對腐敗零容忍是我們一以貫之的態度。從老虎蒼蠅一起打、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到風腐同查同治、力爭將腐敗連根拔起,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對反腐敗斗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看上去類型不同、危害程度不同,但互為表裡、同根同源。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就是因為小事小節上模糊了邊界,最終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丟掉了操守。從一包煙、一餅茶、一瓶酒、一頓飯的放任自流,滑向腐化墮落的深淵,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腐敗行為則會助長不正之風,甚至催生新的作風問題。少數干部的腐敗,導致一個地方、一個領域的政治生態受到嚴重污染,這樣的教訓十分深刻。
由是觀之,最大限度壓縮腐敗滋生的空間,就不能反腐是反腐、糾風是糾風,而要雙向包抄、形成配合。“由風查腐”“由腐糾風”,要善於抓住“線頭”、扯出“線團”,在解決具體個案問題的同時,鏟除共性根源。
比如,嚴懲受賄者,同時追究行賄人的責任,“圍獵”和被“圍獵”的空間就會被壓縮﹔嚴查違法違紀者,打招呼說情的也記錄在案,來自外部干預的壓力就會減小。堅持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堅持系統施策、標本兼治,才能既刮掉腐肉,又淨化土壤,防止反彈回潮。
從源頭著力、向治本深化,意味著反腐敗工作的強度增加、難度加大。這是形勢所需、人民所盼,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把反腐敗斗爭向縱深推進。
在這場遠征中,要避免急於求成的心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不意味著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成績面前,尤須保持清醒,不能低估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腐敗一日未根除,就要永遠吹沖鋒號,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
在這場硬仗中,要克服疲勞厭戰的情緒。打最硬的鐵,須是鐵打的人。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短時期內暴露的問題可能會增多,這恰恰意味著我們敢於直面問題,正向著根本解決腐敗問題的目標不斷前進。要堅定必勝信心,不斷提升治理腐敗效能,推動風氣持續向好。
腐敗是人類社會的共有現象,也是嚴峻挑戰。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如此嚴肅認真地對待自身建設,如此高度自覺地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推進自我革命。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奮楫。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就一定能夠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