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造新動能 繪就新圖景
蘭州“三輪驅動”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黃河之濱,一場以數字賦能實體的變革正蓬勃展開。蘭州市牢牢把握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政策機遇,以“先行者”姿態錨定目標、創新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
先行先試打頭陣 創新機制破難題
209家企業完成改造經評測數字化水平達到二級及以上﹔62家專精特新企業簽署改造合同,達到試點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總數的56.88%﹔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12家,超額完成試點期工作目標﹔151家中小企業上雲用雲,完成試點期目標的71.43%……如今,蘭州市整體改造進度位列西部地區前列,彰顯西北工業重鎮的轉型韌性。
蘭州市聚焦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制造、特色食品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石油化工專用設備制造、有色金屬制品制造、綠色建材制造等7大重點行業,精准發力推進中小企業“智改數轉”。目前,全市已有309家試點企業簽約進行數字化轉型改造。
面對企業基數少、基礎薄等挑戰,蘭州創新推出“五個聚焦”“四個確保”工作原則,建立“專班推進+專家智庫+服務商賽馬”協同機制。面向全國遴選52家優質服務商,形成“咨詢診斷+實施改造+監理”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創新實施“全行業服務商”模式,7家服務商跨領域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針對中小企業“不敢轉、不會轉”痛點,征集百余項“小快輕准”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數字化轉型“資源池”。首批評選蘭石愛特雙重預防管理系統、永誠恆易“化盟雲貿易”供應鏈管理系統(SCM)、薩普數字“工業魔方”等27個“小快輕准”產品,構建“批量化、低成本、可持續”的普惠化數字化轉型服務生態。推薦絲綢之路信息港“企業經營管理駕駛艙”等5個案例入選工信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產品和解決方案名單。
政策紅利惠企業 量身定制提實效
據了解,為了讓試點企業看到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蘭州市不斷強化資金保障,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專家評審工作流程等制度,優化實施“預撥付+限時獎勵”機制,破解企業資金壓力。同步探索“政銀聯動”,協調金融機構授信9.11億元,為試點企業注入金融活水。資金使用方向嚴格遵循“80%用於企業改造、20%用於服務優化”原則,專款專用率達100%。按照“成熟一批、審核一批、評審一批、上會一批、撥付一批”的原則,形成專項資金撥付的快循環,有效發揮“讓實實在在的政府補助帶動觀望企業轉型意願”的助推器作用,堅定改造意願搖擺不定企業的轉型信心。
針對部分企業管理理念落后、對數字化轉型緊迫性認識不足等主觀因素,以及企業保生存保運轉壓力較大、資金緊張等客觀因素,制定出台《關於全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第二階段工作的若干措施》,將試點企業合理區分為六種類型,創新推行“備案服務商”和“限時獎勵”機制,激發企業改造意願、降低企業改造成本,在第二階段新增簽約試點企業176家。始終緊盯企業關鍵決策人,點對點為企業算清“三本賬”——在城市試點這一難得政策機遇下的低成本投入賬、快簽快改的限時獎勵賬、數字化轉型后的提質增效賬,為309家企業量身定制“一企一報告一方案”,確保試點企業真改真轉真用。
龍頭企業樹標杆 數字蝶變繪藍圖
蘭州市以龍頭企業為支點,打造“5G+工業互聯網”示范場景。22個項目入選全省“智改數轉網聯”典型案例。分行業、分批次開展進縣區、進園區、進企業“送政策”“送服務”活動,累計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關培訓25場次、線上線下覆蓋1.9萬人次,多維度開展“乘‘數’而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系列報道。通過培育示范企業、推廣典型案例,蘭州形成“以點帶鏈”轉型效應,讓“身邊案例”成為轉型催化劑,帶動中小企業從“要我轉”轉向“我要轉”。
從破冰探索到全面提速,蘭州市以數字化轉型為筆,繪就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在這裡,政策精准滴灌、機制敢為人先、生態活力迸發,一座西北工業重鎮的“數字蝶變”之路,正為西部崛起注入強勁動能。蘭州市將持續優化政策供給,多方爭取資金支持,通過政策、機制、生態“三輪驅動”,全力確保458家試點企業“應改盡改”,為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貢獻可復制的模式。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