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絕活 看表演 淘文創
蘭州市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市民欣賞非遺糖畫
6月14日,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在張掖路商業步行街紫荊廣場啟幕。本次活動由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市文旅系統各單位及各縣區文旅局承辦。
活動現場,30多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實物陳列、技藝演示、互動體驗等形式,立體呈現黃河文化滋養下的金城記憶。從高亢激昂的蘭州鼓子、巧奪天工的刻葫蘆技藝,到風味獨特的牛肉拉面制作技藝、充滿民俗智慧的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藝,無不引人駐足。
活動精心打造“展演+展示”立體模式。展示展演區呈現蘭州刻葫蘆、紅古黑陶、蘭州黃河大水車制作技藝等31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與市民游客零距離互動﹔特別設置的蘭州牛肉拉面展區,全面呈現了蘭州牛肉拉面“品牌化”進程。傳統文藝表演區則匯聚舞蹈、演唱、秦腔等舞台藝術,《蘭州獅舞》、蘭州鼓子《探張郎》及秦腔《斬單童》等節目精彩紛呈,演繹大河文化的磅礡氣勢。
活動中的“非遺時光長廊”,以圖文展板串聯蘭州非遺保護歷程,從搶救性記錄到活態傳承,生動展現蘭州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保護新格局的實踐成果。此外,活動現場嵌入“非遺商城”,上線蘭州刻葫蘆、黃河水車模型等12款融合現代設計的非遺文創產品,著力構建非遺“展示—體驗—消費”的閉環。
“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不僅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更是踐行文化自信的時代使命。”市文旅局負責人表示,蘭州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非遺進景區”“非遺進校園”等品牌項目,打造非遺研學線路、創意設計大賽等延伸活動,讓千年非遺在當代生活中煥發“青春活力”。
李氏琺琅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李婕道出了眾多非遺守護者的心聲:“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琺琅藝術,讓更多的人喜歡上非遺,喜歡上琺琅藝術,讓非遺不僅僅陳列在博物館,更要走入人們的生活中。”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安若璇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