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支部建在鏈上 產業連成一片

——庄浪縣不斷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2025年06月19日09:51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支部建在鏈上 產業連成一片

“青菜和酸菜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漿水憑借獨特風味,成為本地及周邊市場的‘香餑餑’﹔園區蔬菜年銷售利潤達3400多萬元,帶動240多名當地村民就業,每戶年均增收超1萬元……”提及庄浪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庄浪縣南湖鎮黨委副書記羅旭輝言語間滿是自豪。

一個示范園如何取得如此亮眼成績?

步入庄浪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一排排日光溫室在陽光照射下,映出銀白色的光芒﹔走進漿水發酵車間,工人們專注地攪拌著發酵中的漿水,濃郁醇厚的酸香沁入鼻尖。

“自2022年起,我們累計投入720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分三期建成282座佔地500畝的日光溫室,以及連棟育苗溫室、分揀包裝車間、氣調保鮮庫,還打造了板藍根酸菜和漿水生產加工線。”羅旭輝邊走邊介紹。

南湖鎮將多個行政村的資金、土地、人才深度融合,以公司化改革為突破口,創新推行黨建聯建、政企聯動、村企聯益的“三聯模式”,積極培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經營主體,探索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形式,推動蔬菜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市場化發展,實現聯農帶農、共同發展。

“去年底,憑借板藍根青菜基地和漿水酸菜生產線,高房村、石峽村等9個村庄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到327.4萬元,平均每個村達36.38萬元,較以往村均增收超5萬元。”羅旭輝說。

今年,南湖鎮成功引進甘肅匯潤蔬菜公司,創新採用“企業+村集體+農戶”發展模式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我種的蔬菜經技術檢測后由園區收購,農閑時也來這裡打工,每年增收1.5萬元左右。”在示范園務工的南湖鎮高房村村民王琦說。

南湖鎮的“三聯模式”是庄浪縣深入推進產業鏈黨組織“全覆蓋”工程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庄浪縣依托重點產業鏈工作專班和“鏈主”企業、鏈上企業黨組織成立9個產業鏈黨委,有效整合產業鏈各類資金、項目、人才等資源,引進培育酸菜漿水加工生產線、數字化蘋果分揀線、馬鈴薯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點產業鏈77個,讓黨組織深度融入產業發展各環節,推動現代特色產業跨村連片、集群成鏈、協同發展。

(責編:席娟娟、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