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臨夏州:旅游大通道串起好風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2025年07月08日09:50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臨夏州:旅游大通道串起好風景

夏日的太子山,綠意漫山巒,野花綴草間。長286公裡的臨夏州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蜿蜒盤旋,宛如一條彩色的“綢帶”綿延山水之間,串聯起積石山、和政、臨夏、康樂4縣,架起了臨夏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橋梁”。

在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臨夏縣段,自駕車輛排成長龍,觀景平台游人如織,天南海北的游客徜徉於太子山腳下,在這裡邂逅“詩和遠方”。

“風景太美了,有雪山、草甸和天池,和想象中的臨夏完全不同。”陝西游客王晨在社交媒體上經常刷到被網友譽為“甘肅的阿勒泰”的耳子屲梁,心馳神往,這次專門和同事一起領略臨夏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

爬山、呼吸新鮮空氣,讓久處辦公室的王晨身心放鬆。她說:“接下來,還要沿著旅游大通道繼續前行,看看沿途景色,品嘗當地美食。”

這樣的場景,是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激活全域旅游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臨夏州圍繞深度開發西南部山區秀美自然風光、加快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推動文旅首位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投資17.84億元打造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以太子山沿線豐富的生態資源為基底,深挖花兒、非遺、古生物化石等文旅資源,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商貿、農業、康養等融合發展。

沿路建起21個游客服務中心、27個觀景台、56.2公裡游步道,鄉村民宿、自駕露營地、文化娛樂等業態遍布,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讓游客從“走馬觀花”變為“深度體驗”。

2023年,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被評為全國第一批交旅融合發展典型案例。

夏天,臨夏人開啟“浪山”模式,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臨夏縣段備受青睞。

臨夏縣段沿線獨特的地理區位,讓游客能一覽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帶的多元自然景觀。臨夏縣文旅局文化館副館長卜成爛介紹:“每到夏季,市民和游客賞景、歡歌、品美食,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

在旅游大通道臨夏縣段1號觀景台,帳篷下,游客三五成群圍坐,或欣賞美景,或品嘗美食。這是甘肅雪膳羊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新近打造的美食坊,自今年4月營業以來,生意火爆。

甘肅雪膳羊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臨夏縣一家集牧草種植、種羊繁育、肉羊育肥、產品加工、餐飲於一體的現代農牧科技企業。隨著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出圈”,游客紛至沓來,公司負責人杜六斤看到了新商機。

“我們美食坊有30個桌位,向游客提供手抓、燒烤、涮肉等臨夏特色美食,周末和節假日時常滿客。”杜六斤說。

杜六斤向記者算著“增收賬”:“不僅餐飲火了,我們的羊肉制品也成了游客‘帶得走的臨夏味’,現在還配套了全鏈條食材配送服務,生意越做越火。”

此時,美食坊不遠處傳來一陣陣高亢悠長的旋律。一台音箱、兩部手機,羅曉萍和馬海軍在觀景台直播“漫花兒”,歌聲響徹山間,引來眾多游客圍觀。

羅曉萍和馬海軍是縣級花兒傳承人,從事花兒演唱多年,在臨夏市開設花兒演藝廳,傳唱花兒。

“花兒作為民歌,是我們西北人的魂。在太子山下唱花兒,使花兒回歸了本真。”羅曉萍最近每天都來旅游大通道直播。在直播間裡,各地粉絲不僅喜歡上了花兒,更飽覽了臨夏的壯麗景色。

旅游大通道的建設,有效盤活了區域文化、旅游、特色產業等資源,直接帶動了沿路村產業結構調整。

臨夏縣尹集鎮將新發村打造成以田園綜合體為引領的農家樂集群村、新興村打造成以現代農業為依托的農事體驗村、圍場村打造成以太子山天池為名片的旅游觀光村、小嶺村打造成以民宿體驗為主導的康養休閑村。

卜成爛說:“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大通道將沿線景區景點串聯成線,建成集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美食品嘗、娛樂健身多種業態於一體的文旅農旅產業帶。”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臨夏州鄉村旅游接待游客890.77萬人次,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40.24億元。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正在成為產業結構調整,助推縣域農業農村經濟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

(責編:席娟娟、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