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特別關注

引客入銀 “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走進北京

2025年09月16日19:32 | 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銀川9月16日電 (記者寬容)9月16日上午,賀蘭山東麓文化內涵挖掘暨“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城市品牌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辦,全方位、立體式、多角度呈現“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的獨特魅力與發展活力。

此次推介會由銀川市委、銀川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以人民網總網演播廳為媒介,集中展示銀川優勢產業、文旅資源、風土人情,進一步提升“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為“十一”黃金周引客入銀、拉動消費、帶動經濟,並邀請央地媒體一同關注銀川、了解銀川、愛上銀川,為講好銀川故事同頻共振、共同發聲。

推薦會現場。李靖攝

寧夏是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銀川作為寧夏首府,肩負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示范市”的重大使命。近年來,銀川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筑牢生態屏障、推動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持續發力,既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加速度”,又守護了生態環境的“高顏值”,更讓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發展的“暖溫度”,一幅生態與發展共榮的美好畫卷正在塞上大地徐徐展開,並先后榮獲“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四連冠、“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雙擁城市”十連冠等金字招牌。

當天,銀川市6位推介官分別聚焦銀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范市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示范市建設、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設和幸福之城進行了推介。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銀川市委分管領導在推介中誠邀八方賓客,多到銀川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的歷史之重、自然之美、產業之強、人文之韻!誠邀海內外朋友來銀川投資、到銀川興業、在銀川發展,感受美在傳承、美在生態、美在物產、美在產業的“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在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領域,銀川正以“一山一河一城”為依托,以西夏陵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契機,全力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銀川文旅推薦官徐曄以沉浸式推介的方式,帶領現場觀眾領略了銀川的文旅魅力:從賀蘭山東麓的壯美風光到城中湖的靈秀景致,從歷史古跡的厚重底蘊到現代文旅項目的創新體驗,銀川繼承了“父親山”賀蘭山的大氣雄渾,也融匯了“母親河”黃河的包容靈動,憑借豐富的文化內涵、富集的文旅資源和優質的升級服務,吸引著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打卡。尤其是今年銀川最“出圈”的旅游景點——覽山公園,經過煥新改造升級后,依托銀川版的“羅馬假日”、備受各地游客喜愛的落日大合唱以及2025覽山音樂季等活動,完成了從一座傳統的人造景觀公園到火爆社交平台的“寶藏地”的完美轉變,也依托演出經濟、票根經濟,在提升城市旅游熱度的同時,吸引眾多游客跨城打卡、跨省打卡、拉動消費。此外,銀川市還依托現有資源,打造了“悅享四季”沉浸式文旅體驗新場景,培育引進了100余場跨界融合活動,從音樂節、體育賽事到商展、戶外車展,多元化的活動也讓覽山公園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的搜索量達到千萬余次,不但為文旅市場注入澎湃動能,更為城市品牌營造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民族團結是銀川最溫暖的底色。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黨委書記趙耐香現場分享了社區裡的民族團結故事:鄰裡間的互幫互助、各族群眾的佳節共慶、社區治理中的同心協力……一個個溫暖的瞬間,展現了銀川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和諧景象,也印証了銀川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示范市的扎實成效。“微型鄰裡中心”“老年大學”“青年夜校”等“家門口”的服務陣地陸續投入使用,社區工作者、專職網格員隊伍不斷壯大,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明顯增強,“抱抱團”等志願服務團隊不斷擴充……銀川各族群眾在朝夕相處、互幫互助中結下深厚情誼,“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在銀川“多民族社區居民親如一家”裡不斷傳遞。近年來,銀川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著力打造“多民族社區居民親如一家”品牌,持續深化“六個家園”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1個,銀川市及所轄6個縣(市)區全部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縣區),“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已經成為新時代銀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寫照。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今年7月11日,西夏陵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夏陵博物館館長師培軼在活動中以一名文物工作者的身份,帶大家走進這座享譽世界的“文明密碼庫”。他表示,“西夏陵申遺成功是文物工作者智慧與汗水的結晶,也彰顯了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承諾,中國的文物一定能火起來。”在銀川,每一處遺址都是歷史的見証,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載體。作為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銀川歷史底蘊深厚,有史前文明發祥地——水洞溝,有佇立五千年的賀蘭山岩畫,有“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出去”的西部影視城,還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剪紙、泥哇嗚等民間藝術獨具特色……這些都是城市文明的特殊記憶和符號沉澱,真實反映了銀川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守護好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的價值追求。銀川,也在創新性地開展“文物+旅游”融合模式,打造了一系列文物旅游精品線路,推動文物數字化,利用沉浸式VR、AR體驗等技術讓觀眾“觸摸”文物細節,“走進”歷史場景,以文創產品讓文物走進日常生活,大力開發研學課程讓青少年在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賀蘭山東麓的“紫色產業”——葡萄酒產業,是銀川以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走向世界的又一張亮麗名片。賀蘭山是寧夏的父親山,橫亙南北,西面擋住風沙,東面成就了銀川平原,這裡是世界公認的釀酒葡萄種植黃金地帶,砂礫土壤透水性強,富含鎂、鉀等微量元素,2600小時的充足日照,15度的晝夜溫差,再加上黃河的灌溉,造就了年年都是好年份、年年都釀好酒的紫色奇跡。銀川依托這北緯38度浪漫的獨特風土,已經成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核心區,27.3萬畝高標准葡萄園枝繁果碩,81家酒庄風格迥異,產區年產葡萄酒7500萬瓶,綜合產值高達360億,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與地區,5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佳釀在品醇客、布魯塞爾、柏林等國際大賽中獲得1300項大獎,19款酒成為傳遞友誼的國禮,《世界葡萄酒地圖》為其留名,《紐約時報》稱其為“必去之地”。銀川也在積極推動酒旅高質量融合發展,以賀蘭山宿集、圖蘭朵葡萄酒小鎮以及閩寧鎮紅酒街等為抓手,以酒為媒,釀造出一座“葡萄酒+”的幸福之城。

8月29日,銀川成功入圍“2025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這是銀川第4次上榜。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上庄記》作者季棟梁以文字為媒介,娓娓道來這座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之城、文學創作的生態之城、成就夢想的活力之城……每一處場景都在訴說著“幸福”的答案,讓幸福成為銀川最鮮明的城市底色。銀川的幸福感不僅體現在市民群眾的吃穿住用行裡,更體現在城市軟環境建設、消費經濟、創新創業氛圍裡,通過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環境、拓展就業創業空間、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和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等,極大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質。第七屆中阿博覽會、2025(寧夏·銀川)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開放、包容、傳承、朴素、傳統卻又不乏時尚浪漫,集現代感、生態美與煙火氣為一體的別樣銀川。

推介官進行推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銀川,文學創作的生態之城。一座幸福之城,一定是一座生態文明之城。銀川市是我國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濕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備的城市。黃河流經銀川84公裡,形成百裡生態長廊、萬頃碧波濕地。銀川市濕地總面積79萬畝,是我國湖泊第二多的城市,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近年來,銀川市相繼實施了大規模的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累計投入資金近40億元,推廣湖泊濕地生物浮島種植技術,實現了水系濕地連通聯調聯淨。而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作家們的寫作寶庫,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落戶銀川,為作家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創作平台。近年來,銀川首位度持續提升,多項經濟數據領跑區域發展、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全國營商環境標杆示范城市、全國創新驅動示范城市、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年度活力城市、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的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前五等榮譽紛至沓來,銀川活力不斷迸發,也吸引著一批批優秀人才扎根在銀川、創業在銀川、圓夢在銀川、幸福在銀川……

銀川精品旅游線路發布。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活動最后,6位推介人共同上台,點亮並發布了銀川精品旅游線路。這條以黃河波濤為串聯的“時空珠鏈”,將銀川的自然景觀、文化遺產、產業特色等串聯起來,為品味“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提供了最佳游覽指南,也為此次推介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十一”黃金周假期即將來臨,銀川市委、市政府已做足准備,以“商文旅農體酒”融合促消費活動為抓手,搶抓“金九銀十”消費黃金期和“十一”“中秋”消費關鍵節點,無論是軟硬件環境提升,還是精彩紛呈的66場系列促消費活動,以拳拳深情、滿滿誠意,誠邀全國各地游客暢游“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讓流量“聚”起來、人氣“熱”起來、消費“火”起來,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