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9-21 10:54)
活动上的敦煌乐舞表演。 观众在活动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卢怀谦摄 近日,“感知中国—敦煌文化走进新西兰”活动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旨在通过展示敦煌壁画、塑像、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中新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1日 第 05 版)…[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21 10:53)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甘肃省在丝绸之路主干线上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形似一柄玉如意,熠熠生辉。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甘肃抢抓机遇、多维发力,以多姿多彩的“甘肃元素”、深厚多元的“丝路印记”和独具魅力的“敦煌风景”,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描绘浓墨重彩的“甘肃画卷”。同时,…[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9-19 14:50)
寻访小西天 领略古建美 ■ 关浩玉 山西临汾 我是土生土长的临汾人,现在在北京读研究生。有句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山西,有太多文化瑰宝等着我们去发现、感知和探索。之前我去过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和悬空寺,感受到一种意蕴宏大的美。但我并不了解小西天景区,直到最近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看到网络上…[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9 08:49)
本报兰州9月18日电 (记者赵帅杰)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5年,黄河兰州段实现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体,2023年出境断面水质跃升至Ⅰ类,实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 锚定“保好水、治坏水”目标,兰州实施了黄河支流宛川河流域生态修复(…[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8 10:52)
【关键词】博物馆延时开放 【事件】7月初,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明确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观众暑期参观需求。国家自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多个热门博物馆都实施了延时开放政策。伴随政策落地,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地区的博…[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8 10:51)
苹果的故事再写新篇。 9月11日上午,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来到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果林,和果农亲切交流,勉励大家把苹果产业做得更大,并祝乡亲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红红火火。 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 “一定要坚定地把苹果产业抓下去。”2015年2月,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特意去看山梁高…[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8 10:51)
浆水,是西北人特别是甘肃人家夏天钟爱的调味品,天冷食醋,天热吃浆水。每年春天,当温柔的春风抚摸过老家甘肃庄浪,光秃秃的山川焕然一新。头茬野菜从泥土里探出鲜嫩的叶芽,母亲就开始念叨着野苦苣能吃了,该窝一缸浆水了。 “窝浆水”,是庄浪人习惯的叫法。一个“窝”字道出做浆水的秘诀:要像母鸡孵小鸡一样,以合适…[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8 10:50)
穿汉服旅拍、体验君子六艺、感受非遗手工……今年中秋假期,不少地方推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旅活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文化旅游热、博物馆热方兴未艾。看了这些文明之光、艺术之光,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天,从文化节、旅游…[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9-18 10:48)
人物小传 黄建平,1962年出生于青海西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他长期扎根西北,专注于半干旱气候变化机理和预测研究,带领团队建立了我国首个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平台,研制了适用于极端恶劣条件下作业的移动监测系统,攻克了同时探测不同时空尺度环境污染与气象灾害的技术难题,取得了一…[详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9-17 11:00)
压枝、剪花、分级……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侯家寺村,村民曹丽君正忙着将成熟的玫瑰花打包。“能发展鲜花种植,多亏引来的洮河水。”曹丽君说。 引洮供水工程是甘肃省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跨流域引水工程,从黄河上游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洮河调水,干支渠总长达1069.83公里,惠及近600万群众,约占甘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