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文化·旅游

从“老剧翻红”看经典创作(文化只眼)

潘玉毅
2021年08月16日10: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从“老剧翻红”看经典创作(文化只眼)

  这两年,关于“年轻人爱追老剧”的话题时常见诸网络,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如今,你只需打开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软件,便可以搜索到《新白娘子传奇》《家有儿女》《亮剑》《士兵突击》等许多十几年前出品的电视剧,还有央视版《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播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四大名著系列剧集。它们中有的被设置成专题,有的被放在显眼位置,视频下方评论多达数千条的比比皆是,而视频上方年轻人用密密麻麻的弹幕表达着自己的喜爱。

  国内每年拍摄上映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舍近求远”,把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拍摄的老剧找出来反复观看?老剧翻红的背后,是这些年轻人的口味偏老,还是老剧耐看?对此,网站“知乎”上有一个用户的答案或许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因为老剧有味道,老剧演员颜值高、演技好,演员和角色贴合度高,不会让观众出戏,很多观众有代入感;虽然以前特效不发达,但是演员够敬业;以前的编剧也厉害,很多经典的剧集,剧本都写得非常精彩,让观众一看就停不下来,好人也会犯错,坏人也曾善良过,角色都很丰满。”

  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热衷追老剧的重要原因。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影视作品而言,这个“宗”就是它的质量。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会发生变化,对于好坏的界定也会有所不同,但质量始终是评判一个作品好与差的根本。其实,年轻人也不是所有老剧都追,通常他们追的都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之后依然熠熠生辉的优秀作品。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怀旧,毋宁说是对经典的推崇。

  老剧的受追捧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为新剧的创作指引了方向。想要创造经典,就必须剔除同质化、批量化的生产。显然,观众想要的不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这样的所谓“壮观场面”,而是更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剧情。无论是制作方还是演职人员,在打造一部影视作品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少一些流量的追求,多一些质量的要求,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情怀和灵魂。总而言之,就是要多“走心”。

  年轻人喜欢追老剧,但也不排斥新剧,尤其是那些制作技术娴熟、质量可圈可点、内容有情怀有灵魂的新剧。就创作而言,新与旧不只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经典与时尚也不是不可融合的,老树可以发新芽,新剧也可以让老题材重新焕发活力。譬如今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的《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等电视剧就是成功的例子,虽然都是老题材,但因为导演、编剧、摄像精心制作,演员用心演绎,同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影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拥有较好口碑的作品如《攀登者》《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烈火英雄》等,大多改编自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离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遥远,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影视作品要立足于时代,为时代画像和发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会过时,就像那些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典籍,我们今天读来依然受益匪浅。优秀的影视作品不管经过多少年,都能被观众记住和喜爱。

(责编:焦隆、周婉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