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美丽乡村画中来 以食为媒助振兴

人民网临夏4月25日电 (王文嘉)走进甘肃省临夏市折桥村,村中街道干净整洁、街道农家乐星罗棋布、田园风光处处皆是,农耕体验园、千亩城市农业基地、金色花海等乡村旅游景点“珠联璧合”,以“爆炒草鸡”为代表的美食同样远近闻名。
折桥村一隅。人民网 王文嘉摄
折桥村被誉为“河州美食第一村”,位于临夏市东端,距临夏市区5公里、距东乡县城20公里,是临夏市区通往永靖县、东乡县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2019年7月,折桥村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现如今提起这里,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美食打卡地”。
据折桥村党支部书记马福荣介绍,折桥村共有685户3920人,现有超过130家农家乐,平均每7户就有一家经营着农家乐,有1200多名群众在农家乐就业,月均工资达3500元。折桥村农家乐年营业额达1.2亿元,年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万元。
折桥村村民马木洒2017年开始在村里经营农家乐,“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旺季到来的时候1天要接待20多桌游客,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马木洒说。
折桥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是近年来临夏市旅游发展的缩影,这里旅游资源独特,临夏“花儿”艺术、紫斑牡丹、砖雕、彩陶、雕刻葫芦远近闻名。近年来,临夏市首位推进文旅产业,辖区内八坊十三巷、六十里牡丹长廊、东公馆、彩陶馆等文化旅游景点风格别致,魅力折桥湾、慈王农庄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是回藏风情旅游线上的中转站和旅游目的地,享有牡丹之乡、彩陶之乡、花儿之乡等诸多美誉。
折桥村内的文化墙。人民网 王文嘉摄
同时,临夏市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特别是牛羊肉、副食品加工和地方风味小吃在西北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通过举办河州牡丹文化月、临博会等节会展会,形成了以牛羊肉、乳制品、农畜产品、手工地毯等加工业为主导,酿酒、建材、制香、医药、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开发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逐梦太空 甘肃大中小学生在线同上航天思政课
- 人民网兰州4月24日电 (黄帆)为引领青年师生学习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科普知识,4月23日14:00,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宣传局指导,人民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甘肃省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活动开讲。甘肃省大中小学学生和全国各地网友在线收看了这堂特别的思政大课。…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