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本网专稿

凝心聚力担使命 写好履职为民答卷

高翔
2022年09月23日17:28 |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小字号

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的大漠行非遗麻鞋手工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一双双经过加工的“千层底”经过固定鞋底后,整齐有序转至下一道工序。

“我们是一家专门从事麻编工艺制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的出口型企业,产品主要有麻凉鞋、运动鞋以及各种床上用品、麻制品灯具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天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甘肃大漠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林介绍完公司发展情况后,讲起了自己的创业经。

之前从事劳务输转工作的张维林了解到,当地许多妇女因需要照顾家中老小而无法外出务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维林依托甘谷县长期种植胡麻的优势,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原则,于2018年3月率先投建“扶贫车间”,进而带领“扶贫车间”在全省遍地开花,农民顾家、务农、上班三不误,也实现了从“外出务工找工作”到“企业进村找技工”的华丽转身。

手工麻鞋不仅可以在扶贫车间制作,也可以在村民自家的炕头做。在“扶贫车间”开设思路的启发下,更为实惠、便民、低成本的“炕头经济”在甘谷县兴起。

人大代表是致富的引路人,更是民意的“传声筒”。据六峰镇党委书记马顺民介绍,今年以来,六峰镇县乡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8次210余人次,镇党委、镇政府回应解决民生问题56件。“今年以来,甘谷县人民政府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产业、上项目、增投资、保民生,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天水市人大代表,甘谷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忠平说。

同样,在人大代表的“传帮带引”下,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近年来不断做大做强餐饮业,让“一碗面”香飘幸福路。张家川县人大代表魏斌2006年起便到北京打拼,凭借勤奋和努力,很快成为拥有两家牛肉面馆的老板。2021年,魏斌当选张家川县张家川镇人大代表后回到家乡,在县城办起了餐饮店并吸纳了21名村民就近就业。“我不能只顾自己发展,只有带动家乡餐饮业发展升级,才能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魏斌说。

张家川县人大代表李明2002年创建了明盛楼餐饮品牌,发展至今,从这里走向全国的餐饮店老板多达1000余名。“对于来这里的每一位打工者我都会倾囊相授,希望他们都能学到手艺走上致富路。”李明说。

围绕特色餐饮经营,张家川县人大常委会搭好代言台、拓宽富民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当地群众依靠特色餐饮走上致富路、幸福路。据统计,张家川县通过自身先富带后富的各级人大代表有320人,带动当地1200户6000余人就业。

张家川花儿是西北花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400多年的传唱历史。2014年11月,张家川花儿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张家川花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保护力度不够、传承人缺失等问题。2021年7月28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花儿保护传承条例》获批,“这对张家川花儿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张家川县人大常委会法制监察司法民侨工作委员会主任马志忠说,张家川的群众正唱着花儿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责编:周婉婷、王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