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人民论坛)

春天里刮大风,小区楼房的一块墙皮脱落,砸到了楼下电动车。第一时间清理现场,安排专业团队维修,在一层装上了防护网,物业处置不可谓不快,但业主们还有更高要求:“修修补补不是我们想要的,得整体改造,消除后顾之忧”……
通过笔者最近亲身经历的这起社区小事件,可以对基层治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安全无小事,出了事就是大事。治理的“绣花功”,就体现在要把各种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想在前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这为我们干好工作提供了科学思维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
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一靠能力,二靠责任。不论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还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抑或是抢抓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都要求我们提高敏锐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比如抓安全管理,不能等事故发生了才想起来堵漏洞。大风天气来临前是否对重点部位进行了排查?燃气管道有没有按规定及时检修?低洼处的下水道是不是保持了通畅?俗话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一旦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悔之晚矣!
什么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古人讲“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善于看到地平线以下的事物,并在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掌握住它,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
现代社会的风险隐患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的。“蝴蝶”虽小,但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关键要见事于早、见事于细,抓早抓小。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真正把风险隐患化于无形。
再比如抓管党治党,关键要动真碰硬、解决矛盾问题。担任“一把手”,不重视对班子成员及下属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多名班子成员因违纪被查;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疏于监管,辖区内多所学校校长存在财务工作管理混乱、违规私设小金库、收受供应商返点款等问题。从一些地方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小管涌”变成“大塌方”,很大程度上都缘于责任落实不力。
现实中,有的干部对该管的不管,听之任之,热衷于事前当“老好人”。一旦出了问题,又站出来说“我早就说过”如何如何,通过当“事后诸葛亮”来推卸责任。这既无助于问题解决,也助长了不良风气。
抓纪律,就要敢于批评。不能等到犯了大错才去批评,平时有问题就要及时指出。现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只有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才能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干任何事情都需要“认真”二字。遇到问题是绕着走、往后拖,还是直面问题、敢抓敢管,检验工作作风、体现党性修养,也决定着事业发展的成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做“事后诸葛亮”,关键要做事前有心人,做知责担责的奋斗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