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甘肃频道>>社会·各地

有机产业兴 生态田园美

永登县着力推进“有机大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见习记者 蔡扬宗
2025年04月25日09:33 |
小字号

四月的永登大地,春意盎然。田野里的一座座有机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光亮,千亩出口商品马铃薯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一望无际,呈现出一幅有机产业兴、生态田园美的壮美画卷。这是我市今年新建的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之一——“有机大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生动写照。

向美而行扮靓和美乡村

郭家墩村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先行示范村。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该村村容整洁,文化墙上“向美而行”的主题分外显眼。柳树上的绿色枝条随风摇曳,与旁边的一汪清泉相映成趣,颇具田园气质。

郭家墩村党总支书记龙宝海介绍说,去年以来,该村通过改造房屋风貌、亮化墙体、铺设柏油路,打造了滨水广场,今年还将栽种400多株树木,以进一步扮靓村容村貌。同时,依托郭家寨露营基地,大力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集民宿、露营、垂钓、野炊、烧烤、采摘、篝火晚会等于一体的露营基地,赋予其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郭家墩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的成色。

据介绍,在乡村环境提档升级工作中,大同镇坚持以国道廊道为核心,通过实施“绿廊提质”行动,在拆除地块连片种植海棠、国槐、山楂等乡土树种1600余株,形成了生态+经济复合景观带。目前,全镇完成红叶碧桃、云杉等苗木种植2200株,廊道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实现了“绿带生金”的目标。该镇还通过推行“微田园”“微花园”等模式,引导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山楂、苹果等经济作物,巧用旧轮胎、废木桩等,打造“四小园”12处,形成了一户一景的田园庭院,深受村民欢迎。

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走进大同镇千亩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正在种植中药材。“以前种植中药材靠经验,现在手机上就能实时察看土壤相关数据,农业专家还会实地指导,实现了精准浇水、施肥。”村民李建军说。

“千亩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盘活了新农村、青寺村的闲置山旱土地资源。我们引进坤泽商贸公司,筹措资金1580万元,对两村1500亩山旱地进行水利配套设施修复及耕地地力恢复工作,种植了甜叶菊、黄芪、党参等中药材。”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2500亩出口商品马铃薯基地平整、道路及水肥一体化管道铺设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春耕播种。今年,我们采用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病虫防控+机械化耕作的模式,高产高效种植马铃薯,产量再提三成!”马铃薯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鲜切花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10万元,新建钢架大棚70座,同步配套田间道路砂化3.2公里、维修U型渠1.5公里、新建棚间明沟800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玫瑰鲜切花600万枝,带动周边80余户农户就业,预计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万元以上。”兰州金之兰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规划,首批20座大棚钢架已进场组装,力争年底前投产运营。

记者了解到,今年,大同镇争取中央衔接资金140万元,重点推进王家坪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北同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持续扩大玫瑰鲜切花、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规模,打造集鲜切花预冷、分级包装、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玫瑰产业链,同步拓展有机蔬菜规模化种植,积极构建“北菜南花”产业新格局,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

据大同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全镇中药材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过8000元。随着王家坪村冷链物流设施和北同村蔬菜大棚项目的建成,预计年底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40万元。

“五村联创”激发农村活力

今年以来,大同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五村联创”目标,以郭家墩省级和美乡村为样板,统筹推进王家坪省级和美乡村、南同城乡融合示范村、高岑设施农业示范村、青寺种养结合示范村建设,同步带动邻近7个村整治提升,着力构建重点突破、全域联动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2025年,郭家墩村将转向微改造、精提升方向,重点优化公共空间绿化、完善水管网设施、并引入专业团队运营民宿集群与田园综合体,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此外,依托玫瑰谷和鲜切花产业基地,打造王家坪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打造南同农村生活城镇化示范村;联合泉水沟、安山、贾家场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升行动,打造高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示范村;依托南美对虾养殖,建设生态养殖区、“农趣”研学体验园,打造青寺种养融合发展示范村。

“目前,大同镇‘五村联创’、连片整治等项目已获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复,总投资3589.55万元,涵盖道路提升、污水治理、产业配套、产业发展等子项目55个,均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预计2025年12月全面竣工投用。”永登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五村联创”项目建成后,大同镇将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户均年增收预计超8000元,全域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能力可达10万人次,实现建好一片、带动一片、致富一片。

从有机大棚里到精深加工车间,大同镇的科技“新农人”们正以坚实的步履迈向农业强、生态美、产业兴的康庄大道,生动践行着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来源:兰州日报

(责编:邵兰、焦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