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深加工 农旅融合助振兴
七里河区创新“百合+”模式持续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近日,走进七里河区宏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几位工人正熟练地将大小均匀的百合鳞片整齐摆放在小盒中。公司的产品展架上,以百合为核心原料的百合羹、洁面乳、保湿面膜等护肤品系列琳琅满目。
“这几年我们不光在做好精品百合上下功夫,更是注重产品研发,就是想让百合从论斤卖变成按功效卖。”合作社负责人陈得琴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百合附加值,这些护肤品在江苏、广州等地市场销售火爆。
宏瑞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之路,正是七里河区以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科技赋能提升百合产业竞争力
4月23日,在历经了52天忙碌后,甘肃森元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温室大棚百合栽种工作全部完毕。
“最初栽种的商品百合已陆续开始出苗了,估计还要一个多月整体效果就显示出来了。”七里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首席专家李斌说,七里河区首次把田间百合移栽到设施大棚里面去栽培,运用“百合鳞片扦插快繁新技术”或能使商品种球独头率达到60%以上,精品百合率达到80%以上,亩产达到2000公斤至2500公斤。
近年来,七里河区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和优势,联合科研院校开展新品种组培、鳞片扦插快繁等示范试验,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百合)产业园,立项2025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持续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2024年,全区百合产值达到9.8亿元,百合人均收益达到12359.54元,占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5%。产业园区内农户户均增收达到2000元以上,甜百合从“舌尖”甜到“心尖”,铺出一条甜蜜富裕路。
惠农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在魏岭乡沈家岭村红岭优品合作社,榨油坊内金黄的菜籽油汩汩流淌。“土地流转费+务工工资,年收入比以前好太多。”榨油坊李大哥边操作榨油机边说。
七里河区将“真金白银”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全面落实养老保险、社会救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富农惠农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基本利益和生产积极性。2024年,全区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9万元;发放农机燃油补贴10.9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36万元;发放农业保险保费补贴91.6万元。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支持村集体集中利用农村资源要素,发展现代农业、物业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农民集体经济股权收益。2024年,全区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达到35万元。一套套惠农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业态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春日的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云雾缭绕,“拙舍”草庐民宿的露台上,游客们正围坐品尝百合宴,席间摆放的鲜百合、百合羹与窗外的百合田相映成趣。这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品得到乡愁”的场景,正是七里河区激活农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该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万亩油料、鱼菜共生水产养殖特色农业基地,联动沈家岭红色教育基地、象狮山风景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拙舍”草庐村野文化基地等文旅资源,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实现发展。同时,建立资产收益、订单生产、土地流转、托管托种等方面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拓宽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效益最大化。
多元业态在融合中迸发活力,实现资源变资产。2024年,“百年好合”特色产业示范带整合各类资金1.33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37个,示范带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826.44元。
来源:兰州日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