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智能逐“綠”前行 長慶油田高效推進頁岩油規模化開採

長慶油田頁岩油水平井華H100平台。長慶油田黨委宣傳部供圖
據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消息,長慶油田把頁岩油作為規模效益上產的重要接替資源,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大力實施技術攻關、持續強化管理創新,自探明地質儲量超10億噸級頁岩油大油田后,形成了鄂爾多斯盆地頁岩油開發的技術系列,建成國內首個百萬噸國家級頁岩油開發示范區,蹚出了一條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效益開發的新路子。
科技創新加快資源轉化節奏
為探索頁岩油有效開發技術,長慶油田以提速、提效、提產為目標,於2017年組建了一支涵蓋鑽井、地質、開發等專業的頁岩油勘探開發攻關隊伍,集成創新形成了五大技術系列18項配套技術,創建了鄂爾多斯盆地頁岩油規模效益開發技術系列。
長慶油田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核心技術。由此,水平井發展到在地下2000多米深處,橫穿油、氣層4—5公裡﹔儲層改造採用自主研發的體積壓裂關鍵工具,單井產量提升8—10倍……長慶油田闖出了一條頁岩油、致密氣創新發展之路,不斷探索非常規資源高產穩產技術,科研成果、發明、專利不斷增長。
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長慶頁岩油不僅實現了找油的“大場面”,更實現了拿油的“快准穩”。從零起步實現頁岩油規模效益開發,在甘肅隴東率先建成兩百萬噸頁岩油規模效益開發生產基地,2022年頁岩油產量達到221萬噸,佔國內頁岩油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兩年間翻番。
逐“綠”前行 構建建管新模式
建管模式的創新助力長慶油田真正邁入“少井高產”時代。
據悉,華H100平台有31口水平井,開採儲層輻射面積達4萬多畝,佔地面積僅30畝。長慶油田針對目標儲層長而薄、縱向多套油層疊合的特征,採用大井叢、多層系、立體式布井模式,適應客觀地質條件,大幅提高儲量動用程度,真正實現“用小場地撬動大資源”。
隨著長慶油田首個全生命周期頁岩油物聯網雲平台的上線,實現了全業務數據共享、油井自主穩定運行、場站無人平穩運行、管線智能安全運行,打造了實時感知、透明可視、智能分析、自動操控的智能油田,真正做到“雲”探油藏、智取“藍金”。
此外,長慶油田進一步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持續探索二氧化碳地層補能技術。目前,長慶頁岩油首個CCUS示范區項目正高效推進,為國內頁岩油CCUS項目積累了寶貴經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