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網友持續關注各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是美麗中國最鮮明底色”

李 貞 宣佳佚 孟知鷺
2023年08月25日09: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綠色是美麗中國最鮮明底色”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百姓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近日,一系列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活動引發網友廣泛關注。今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8月19日,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召開。各類生態保護志願服務活動正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各地堅持綠色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令人贊嘆。網友表示,“綠色是美麗中國最鮮明的底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

環保宣傳 形式多樣

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當天,各地舉行了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

人民網報道,8月15日,北京市西城區在什剎海西海濕地公園舉辦了以“共‘話’綠色西城之美”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各行業代表共同朗讀生態文學圖書的節選片段,呼吁大家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倡導低碳生活。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藍虹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為大家帶來題為《碳中和與中國未來》的演講,引導大家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為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此外,活動現場還布置了圖文並茂的“西海濕地簡介”“水資源保護科普”“減污降碳”科普知識展板,並邀請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者參觀什剎海西海水質自動監測站等,以多種形式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

中國網報道,近日,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人民法院開展生態環境普法宣傳活動。活動期間,蘭陵縣人民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宣傳點,向群眾發放生態保護倡議書,詳細介紹“全國生態日”設立背景和重要意義,倡導大家愛護生態環境,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中國新聞網報道,8月15日,江蘇省南京市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與會嘉賓就生態文明教育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分享。南京市高淳區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進行主題分享時介紹,近年來,南京市高淳區制定了一本“生態賬本”,為公園綠地、河流湖庫等生態資源貼上價格標簽,讓生態產品價值成為該區綠色發展的支撐點和發力點。

為了向民眾全面展示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成果、普及生態環境科普知識、宣傳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當天,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攜手南京市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在玄武湖公園發布了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線路圖。該圖推出低碳生活等四條主線,把基地變成課堂、素材變成教材、講解變成互動,積極營造良好氛圍。“我們通過舉辦系列活動,旨在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南京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李鋒表示,未來,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將持續發力,繼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8月19日,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據青海新聞網報道,本次論壇以“國家公園——萬物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為主題,邀請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交流分享,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同時,國家公園主題展覽布設有中國國家公園建設成果展、天空地監測與新技術應用展、美麗中國圖片展、國家公園3D體驗、自然文學和文創產品成果展5大展區,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向大眾呈現青海省在建設國家公園示范省中作出的努力和成果。

本屆國家公園論壇主題展覽還通過舉辦天空地監測與新技術應用主題論壇和高新科技展區,進一步展示科技創新在提高林草管理的效率和精確度,促進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志願服務 守護環境

綠色生態需要大家共同守護。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環保志願服務的隊伍。

新華網報道,8月17日,江蘇省南京江心洲街道組織社區青少年開展垃圾分類環保活動。活動現場,老師先向小志願者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隨后,小志願者們拿著垃圾袋、鉗子等用具,沿著路邊拾撿草叢裡的垃圾,並將垃圾放入了對應的分類箱中。此類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樹立起低碳環保理念,還有效提升了大家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讓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中國網報道,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開區南亞花園社區志願者開展“綠色文明生活 美麗和諧家園”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撿拾小區內的垃圾雜物,清除牆面小廣告,維護了社區內整潔美麗的生活環境。

廣州文明網報道,8月15日,來自粵港澳地區的青少年志願者們經過專業志願者培訓后,在華南國家植物園開展“綠美灣區 青少年志願者在行動”樹木保護活動。來自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的高二學生陳恩說:“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更深刻和直觀的理解,而且能夠讓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令人受益匪淺。”來自香港的青少年志願者陳美而表示,通過觀察和撫摸樹皮和樹葉的紋路,感覺與大自然的距離更加親近了。“能夠將檢查出的樹木異樣反饋給園區管理處,為保護樹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自豪。”

據悉,近年來,廣州市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組織廣大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深度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綠色低碳志願服務,助力“雙碳”和“綠美廣州”生態建設。廣東志願者信息管理服務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2288個廣州志願服務組織發動11.32萬人次志願者開展巡河護河、垃圾分類、衛生環保以及植樹護綠等志願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綠美廣州生態文明建設。

各類環保志願活動,收獲了網友點贊。網友“曲水流觴”說:“為有愛心的環保志願者點贊,希望能將環保意識傳遞給更多人!”網友“清風”評論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感謝環保志願者們,也希望大家在平時都能隨手做一些有益環境的小事,比如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等。”

綠色發展 成果豐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生態環境與經濟協同發展方面,各地取得豐碩成果。

近日,海南日報客戶端發布文章,講述了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利用好生態孕育高利潤農產品的故事。文章介紹,白沙全縣57.9%的土地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境內森林覆蓋率穩定在81%以上。面對林多地少的情況,白沙積極分片區、分功能做好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文章,既守住綠水青山,又打造金山銀山。

在白沙境內鸚哥嶺、霸王嶺片區海拔約六七百米的雨林環帶,生長著大約15萬株野生大葉種茶樹,其芽葉茶多酚、咖啡因及茶氨酸含量豐富,屬於特異種質資源。去年起,白沙選中野生茶樹數量最多的南開鄉作為首批大葉茶種苗培育基地,由當地龍頭茶企牽頭,組織村民選取野生大葉茶自然掉落的茶籽進行規模化育苗,既保護了野生種源資源,也讓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如今,白沙全縣茶樹種植面積已從2014年的4000多畝發展到1.1萬畝,帶動就業人數達5000人,促進人均增收約3500元,茶產業“點綠成金”成效喜人。

中國甘肅網報道,在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大草灘鎮新聯村,鄉村生態旅游日漸紅火。

走在村中,映入眼帘的是通村路平坦寬闊、暢通無阻,老房子干淨整潔、錯落有致,新民宿鳥語花香、典雅別致……據介紹,新聯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遮陽山4A級景區“名片”優勢,堅持“全域景區化、村庄景觀化”,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小品、民宿客棧、自駕游營地和家庭農場,走出了一條以鄉村旅游帶動群眾致富的新路子。遮陽山下花筑民宿11間造型各異的獨立小屋,可在各角度飽覽遮陽山美景,窗外是碧草青山,山林間鳥鳴不斷,深受游客喜愛。沿著濱河大道,當地投入資金50萬元打造的寬粉一條街項目,引導景區周邊30多戶擺攤經營戶同步入駐沿濱河街閑置商鋪。可以說,美麗宜居的環境讓村民過上了好日子,持續升溫的鄉村旅游讓村民鼓起了“錢袋子”,鄉村旅游正成為新聯村乃至漳縣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途徑。

網友們留言表示,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以實際行動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網友“心怡怡”說:“各地可以搶抓‘雙碳’機遇,發展低碳產業。既保護環境,又發展經濟。”網友“沉靜”說:“青山綠水、碧海藍天都是經濟發展的優勢。綠色發展已取得喜人成果,未來更令人期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8月25日 第 05 版)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